课文10 答司马谏议书
一、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本字及意义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答案 同“辩”,分辩
2.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故略上报
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
②任区区向往之至
(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答案 ①写回信 ②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3.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蒙
①某启:昨日蒙教
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黄生借书说》)
③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2)难
①辟邪说,难壬人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3)见
①终必不蒙见察
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③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4)度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②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③度义而后动
答案 (1)①动词,承蒙 ②动词,遮蔽、覆盖 ③动词,蒙受
(2)①动词,排斥 ②形容词,与“易”相对 ③名词,灾难
(3)①表被动 ②放在动词前,表偏指一方,这里偏指“我” ③动词,看见、看出
(4)①名词,制度 ②名词,计划 ③动词,考虑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②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答案 ①名词作动词,施恩惠 ②名词作动词,办(事)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终必不蒙见察
③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④以谓受命于人主
⑤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⑥至于怨诽之多
答案 ①判断句 标志词:也 ②被动句 标志词:见(表被动) ③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④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⑤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何(宾语)、为(介词) ⑥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之
6.文化常识
《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文中多处使用书信用语,请找出并指出其用法或含义。
序号
书信用语
用法或含义
(1)
书信正文开头称“某启”,“启”表写信人向对方表白启告。
(2)
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
(3)
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4)
书信结尾表示敬重之意的常用语,“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全句的意思是: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答案 (1)某启 (2)故略上报 (3)故今具道所以 (4)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二、典句翻译
1.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概读书人所争论的,特别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名和实的关系弄清楚了,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得分点:盖、名实、明、得,句意通顺)
2.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