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限时综合训练5.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限时综合训练5.docx
文档介绍: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和梅花百咏(三十)
[明]于谦
劲气棱棱傲雪神,乾坤生意①自通真。
香同桂子还离俗,清比梨花不殢人②。
铁干摩空经岁月,冰魄入梦隔音尘。
等闲漏泄阳和信,地北天南无限春。
注 ①生意:生命力,生长发育的活力。②殢人:软柔缠人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出句,由虚入笔,写梅花威严正直,凌然傲雪的品格。
B.首联对句,写梅花充满生机,与天地的生命力息息相通。
C.颔联出句,与桂花比较,从嗅觉写梅花超凡脱俗的特点。
D.颔联对句,运用典故,从视觉写梅花清而不殢,突出其高洁。
答案 D
解析 “运用典故”错。“清比梨花不殢人”的意思是,梅花清丽脱俗不引逗世人,比梨花更加高洁。此句没有运用典故。
2.请简析颈联的写景技巧和尾联表达的思想内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颈联的写景技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铁干摩空”状梅花劲直的外形,“冰魄入梦”句写其高洁的超凡脱俗的精神品格。(2)尾联中,“等闲漏泄阳和信”写梅之报春特性,“地北天南无限春”寄寓了诗人脱俗的高尚品格和济世的豪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萍乡道中谒濂溪①祠
[明]王守仁
木偶形骸恐未真,清辉亦自凛衣巾。
薄书曾屑乘田吏②,俎豆犹存畏垒③民。
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解传神。
千年私淑④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苹。
注 ①濂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以濂溪为号,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曾贬谪至萍乡任税监。②乘田吏:史载孔子曾任乘田、委吏小官。③畏垒:乡野。④私淑:指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并传承其学术而尊之为师之意。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濂溪祠里的先生塑像未必与真人一般模样,但让拜谒者有敬畏感;首联交代了对先生的仰慕之情。
B.颔联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认为史书轻视乘田、委吏这样的小官,但萍乡百姓依然景仰、祭祀濂溪先生。
C.诗歌用“过化传神”肯定濂溪先生的功绩与影响,赞扬濂溪先生留在萍乡的教化之功、高风亮节。
D.诗歌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先贤的深切悼念,以及传承其学术思想的志向,情感真挚深沉,令人感慨。
答案 B
解析 B项理解有误。“屑”在诗中是“认为值得做”的意思,颔联从史书、百姓两个角度来肯定濂溪先生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没有运用正反对比手法。
4.“下拜春祠荐渚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下拜”“荐”,照应诗题中的“谒”,与首联“凛衣巾”呼应;②运用动作描写,再次表明对濂溪先生的景仰之情,巧妙收束全文;③与前一句相映衬,表明“拜”“荐”出乎真情,强化情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徙倚[注]
[宋]陆游
渔扉夕不掩,徙倚欲三更。
月正树无影,露浓荷有声
峥嵘岁将晚,悄怆恨难平。
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
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