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0 对点精练三 掌握文化常识.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4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0 对点精练三 掌握文化常识.docx
文档介绍:
对点精练三 掌握文化常识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元孚,字秀和,少有令誉。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有删改)
A.“农桑”指耕种和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
B.“表”是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文体。可叙事、议论和抒情。
C.“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文中指元孚对古器物的研究。
D.“搢绅”原意是插笏于带。同“缙绅”,旧时指官宦的装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答案 C
解析 文中的“金石”指乐器。
参考译文
元孚,字秀和,从小就有美名。后来,元孚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他劝告和督促民众致力农桑,州内称呼他为慈父。永安末年,乐器残缺,庄帝任命元孚监修仪器。元孚上表说:“以前在太和年间,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乐器,用数十年时间,终于成功。……我现在吹律以求声,叩钟以求音,去除繁杂,讨论并实际记录下来。现今钟磬的数量,各按十二架为定数。”上奏后皇帝认为可行。在这时士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没有不叹息佩服而返回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虞潭,字思奥,会稽余姚人。潭清贞有检操,州辟从事、主簿。大司马齐王冏请为祭酒,除祁乡令。寻被元帝檄,使讨江州刺史华轶。以母忧去职。服阕,以侍中、卫将军征。年七十九,卒于位。追赠左光禄大夫,谥曰孝烈。(节选自《晋书·虞潭传》,有删改)
A.“祭酒”本是在大飨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的风俗,后用为官名,意为首席、主管。
B.“檄”原是指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后成为古代皇帝征召时所用文书的专称。
C.“服阕”最早出自汉朝蔡邕的《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指守丧期满除服,与“服除”同义。
D.“征”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文中指虞潭守丧结束后,朝廷任命他为侍中、卫将军。
答案 B
解析 “后成为古代皇帝征召时所用文书的专称”错,应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参考译文
虞潭,字思奥,是会稽郡余姚县人。虞潭清正坚贞有品行节操,州郡征辟他为从事、主簿。时任大司马的齐王司马冏请他担任祭酒,出任祁乡县令。不久,虞潭被元帝征召,被派遣去讨伐江州刺史华轶。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完毕后,以侍中、卫将军身份被征召。(虞潭)七十九岁时在任内逝世。(朝廷)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谥号为孝烈。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褚裒,字季野,康献皇后父也。初辟西阳王掾、吴王文学。在官清约,虽居方伯,恒使私童樵采。顷之,征为卫将军,领中书令。(节选自《晋书·卷九十三》,有删改)
A.字,古人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用的。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李白为李太白。
B.辟,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C.方伯,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如“二州牧伯”的“牧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