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综合训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宋]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①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②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 ①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称南方为南服。②乾坤万事:天下事,暗指“靖康之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第二次登临岳阳楼,依然被岳阳楼的景象吸引,于是触景生情,赋诗抒怀。
B.在岳阳楼上远眺,景色尽收眼底:江堤蜿蜒,草木葱茏,江湖异态,风壮浪涌。
C.“风壮浪涌”既写出水势的湍急汹涌,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汹涌的波涛。
D.同是登高题材的作品,这首诗和杜甫《登高》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
答案 D
解析 “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错,这首诗的描写角度是远景、俯视;《登高》的描写角度是远近、俯仰结合。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岳阳楼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②国家破亡的担忧之情。③长期迁谪之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次韵孔宪蓬莱阁①
[宋]赵抃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逾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②。
注 ①诗人的孔姓友人登蓬莱阁时,有诗赠赵抃,本诗为赵抃所作的和诗。宪:御史的省称。②楼台:望海楼。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首句写蓬莱阁的地势和构建之高,观潮视野开阔;次句写水阁凌空,海风悠长,语调轻快。
B.诗歌首句采用倒装手法,将主语“蓬莱”置于句尾,不仅便于吟诵,还能使诗词韵律更加和谐。
C.诗歌颈联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蓬莱阁,游目骋怀,以天地之气填充胸臆,越发觉得心胸开豁。
D.颈联收束前两联的写景,尾联“忆”字又转向对去年自己观潮的回忆,结构上收放自如,回环曲折。
答案 C
解析 “诗歌颈联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蓬莱阁”错误。本诗是诗人对友人登上蓬莱阁所赠之诗的和诗,且根据“遥思”二字可知,颈联写的是诗人想象友人登上蓬莱阁后的情景。
4.请简要赏析颔联在写景时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在蓬莱阁上观潮望海的情景,海水广阔无边,天地百川都被这漫无边际的海水涵容;晨昏两次潮涨潮落,天地仿佛被海水托举而浮动起来。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诗境开阔,气势恢弘,展现了诗人豪迈开阔的胸襟。②对仗工整。上下两句同一位置的词语词性一致,平仄相对,诗句对仗工整,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羌村三首①(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