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6 18个必备文言虚词-2021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微积累.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8页7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6 18个必备文言虚词-2021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微积累.docx
文档介绍:
微积累 高考语文知识清单6(文言虚词18)
[第一组]
1.而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代词,通“尔”,译为“你(们)、你(们)的”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又”
(3)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然后”,或者不译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4)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5)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却”
(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以”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8)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动词
(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10)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逍遥游》)
(10)名词,通“能”,才能
(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1)限止语气,罢了
(12)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12)何况
(1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13)不久,一会儿
[实战高考]
(1)(2019·全国卷Ⅰ)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而:连词,表示并列,并且
(2)(2019·全国卷Ⅰ)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
(3)(2019·全国卷Ⅰ)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而: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以”
(4)(2019·全国卷Ⅰ)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而:连词,表示承接,然后
(5)(2019·全国卷Ⅱ)愿王举国而听之而:连词,表示修饰,不译
(6)(2019·全国卷Ⅱ)故汤武不循古而王而:连词,表示承接,然后
(7)(2019·全国卷Ⅱ)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而:连词,表示并列,不译
(8)(2019·全国卷Ⅲ)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而:连词,表示转折,但是、却
(9)(2019·全国卷Ⅲ)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而:连词,表示修饰,不译
(10)(2019·北京高考)而其说多诬***,不概于圣而:连词,表示转折,但是、却
(11)(2019·天津高考) 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而:连词,表示并列,并且
(12)(2019·天津高考)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施君鼎而: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以”
(13)(2018·全国卷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而:连词,
表示转折,但是、却
(14)(2018·全国卷Ⅱ)(王涣)晚而改节,敦儒学****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而:连词,表示承接,然后
(15)(2018·全国卷Ⅱ)每食辄弦歌而荐(祭祀)之而:连词,表示修饰,不译
(16)(2018·全国卷Ⅱ)(任峻)威风猛于涣(王涣),而文理不及之而:连词,表示转折,然而、却
(17)(2018·全国卷Ⅲ)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而:连词,表示递进,并且、而且
2.何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1)疑问代词,译为“什么”
(2)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2)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3)疑问代词,译为“谁”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疑问代词,译为“怎么、哪里、为什么”,表示反问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5)副词,译为“多么”,表示感叹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6)通“呵(hē)”作动词,译为“呵问”
(7)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7)“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
(8)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8)“何以”,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凭什么”
[实战高考]
(1)(2019·全国卷Ⅱ)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何:疑问代词,什么
(2)(2019·北京高考)人乏财用,不亡何待?何:疑问代词,什么
(3)(2019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