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作业.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7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作业.doc
文档介绍: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杂诗(其四)
曹 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屈原的辞赋开始,就形成了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这首诗明显地学****屈赋。
B.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佳人图,这“佳人”生于“南国”,艳若桃花,光彩照人。
C.“时俗薄朱颜”二句,指世人并不喜欢这朱颜的美人,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
D.这首诗简练峭直,语短情长,含蕴丰富,意境深邃,风格质朴刚健,有一种爽朗自然之美。
解析:选C C项,“指世人并不喜欢这朱颜的美人,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错,“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意思是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此句是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而不是“没有人愿意对她展露笑颜赞美她”。
2.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①用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来比喻自己杰出的才能,表达自得之情;②“时俗”二句,说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比喻自己不被重用,表达怀才不遇之愤;③“俯仰”二句,说时光流逝,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代边将有怀
刘长卿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少年”和“白首”相对,指少年赴疆场,白首不得归,可见戍边之久。
B.颔联写塞马因“瘦”而思秋草,则可知苦于久戍边地的征人更欲归乡安居。
C.本诗主要用叙述和写景而非直抒胸臆来表达情感,故情感显得相对含蓄蕴藉。
D.颈联借意象传情,薄暮笳声、塞上明月、战甲寒霜,无不充满悲凉伤感之意。
解析:选C C项,错在“非直抒胸臆”。诗中“征人思故乡”就是直抒胸臆来表达思乡的情感。
4.请从题目中的“代”字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代”即指代替。边将少年赴边,白首难回,思乡情切;边地环境恶劣艰辛,战事频繁。诗人代边将抒发感怀,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深切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国事衰微、边境不宁的担忧。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渡江云①
周邦彦
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③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④。愁宴阑、风翻旗尾⑤,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 ①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启用,周邦彦被召回汴京,途经荆州时作了此词。②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③委曲:曲折延伸。④指长安日下:是指向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⑤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晴岚”三句选取了晴日山中薄雾铺满大地、雁阵起飞的景象,形象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
B.“骤惊春在眼”句承前而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