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四 现代诗歌阅读 教师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9页21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四 现代诗歌阅读 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专题透析
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
4
专题 四
××
现代诗歌阅读
考向预测
[考情报告]
新高考卷目前未考查现代诗歌阅读
知识与技能的梳理
首批高考改革地区山东省组织的2020新高考模拟考试中,增设了一篇现代诗歌阅读题。考纲上提到过现代诗歌鉴赏,考纲规定:“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这里的诗歌特指现代诗歌。但因考试基本不涉及,以至于很多同学进入“学的不考、考的不学”的认识误区。这次模拟给教和学敲响了警钟。
本次模拟考共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6、7小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第8小题4分,第9小题6分。第6小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第7小题考查对艺术特色的理解,第8小题考查炼字,第9小题考查人称,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诗歌的考查能力主要侧重在内容理解和手法运用上,同学们在复****时应有意识的加强训练,结合积累的关于文学类文本及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灵活应对各类题型,弥补这方面的短板。
1.诗歌的概念
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诗歌饱含情感和想象,是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专题透析
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
4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2.诗歌的主要分类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①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③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④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3.诗歌的特点
(1)分行排列
押韵,读起来顺口,而且应富有感情地去读,不能像读新闻那样客观冷静、语气平缓。
(2)押韵
押韵有一韵到底,或每节换韵,韵脚的韵母要相同。有些新诗外表看起来并不押韵,但它符合内在情感的逻辑停顿,读起来也不觉得不顺口。句式的排列或对仗或参差,要整齐匀称、错落有致。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专题透析
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
4
(3)饱含真情
比如流沙河的《哄小儿》样的诗句,虽然是普通的场景,却表达出极为复杂、悲痛、深切的思想感情,感人泪下。
(4)立意新颖
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苏轼也说:“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如辛笛的《寄心》,简朴自然,平中见奇。
(5)联想自然
联想自然即从眼前的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
如杨树林的《雄鸡》,由祖国地形图想到了雄鸡,由雄鸡想到了羽毛,由羽毛想到了“飞”,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
三、现代诗歌鉴赏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