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二 积累语感,注重方法,正确断准句读.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68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二 积累语感,注重方法,正确断准句读.docx
文档介绍:
任务二 积累语感,注重方法,正确断准句读
[走进任务] 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也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它是一个必考点,更是考生做文言文阅读的必得分点。如何保证必得分呢?熟悉断句方法,培养语感,掌握答题步骤及技巧,当是我们训练的重点。
文言断句题是一种常规考题,综合性强。全国卷采用的是有语境选择型断句题,这种题型需要掌握三个关键点:
一、联系语境,疏通文意
在提供语境的文言断句客观题中,需要断句的语段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断句前可翻译上下文,再据此推断断句部分的大意。如是记叙型的,应首先弄清讲了什么人、什么事、过程如何、结果如何;如是议论型的,则应弄清观点是什么、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在实际断句中,不少考生弄不清断句部分的大意是什么,把其中的人名等专有名词生生断开,这都是未联系语境的缘故。凭借上下文,起码要标清其中的人名、陈述对象是谁,涉及哪几个人物等。
二、凭借标志,快速断开
1.实词前后多联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杨大雅)徙知常州,判三司都磨勘司、户部勾院。迁集贤殿修撰、知应天府。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卒。(节选自《宋史·杨大雅传》)
A.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B.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C.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D.还/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大雅初名侃/至是/避真宗藩邸讳/诏改之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答案 C
解析 断开此句,如果对其中涉及的官职名称如“纠察在京刑狱”“兵部郎中”“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等了解,则大体上理解该句内容,对“知”“避……讳”“诏”等固定动词又很熟悉,则更容易断开。
参考译文
(杨大雅)调任常州知州,兼任三司都磨勘司、户部勾院。后升任集贤殿修撰、应天府知府。还朝后,任职于纠察在京刑狱,以兵部郎中的身份掌管制诰。杨大雅原名杨侃,到这时,为了回避真宗在藩王第宅时的名讳,皇上下诏让他改掉名字。任职二年,被授任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亳州知州等官职,后去世。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萧遘,字得圣。既当国,风采峭整,天子器之。时藩镇多兴于盗贼,横放莫能制,权纲濯弛。支详在徐州,引散骑常侍李损子凝吉为佐,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田令孜受溥金,劾损,付御史狱。遘即时叩延英争曰:“凝吉以冤就屠,已不可言,损与子音问不接且数期,安得谓同谋哉?溥恃功坏天子法,请案近臣,卑侮王室,有无将之萌。今损可无罪诛,祸且及臣辈。”帝寤,止免官。(节选自《新唐书·萧遘传》)
A.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
B.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
C.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
D.会牙将时溥逐详/而取节度溥为饔干所毒/不死/或谗凝吉为详报仇者/溥怒杀之/损时在朝/溥即上/言损连谋/请并诛/
答案 C
解析 断该题,结合上下文,弄清“时溥”“详”“凝吉”“损”均是人名,那么难度会大大降低;
“上言”是个固定词语,中间不能断开,就可以锁定答案了。
参考译文
萧遘,字得圣。主掌国政以后,风采严正庄重,天子器重他。当时藩镇节帅大多出身于盗贼,放纵不能管制,纲纪败坏松弛。支详在徐州,选用散骑常侍李损的儿子李凝吉为佐僚,恰巧牙将时溥驱逐支详而取代其节度使的位置,时溥为饭食所毒,没有死,有人陷害说李凝吉是为支详报仇的人,时溥一气之下杀了他。李损当时在朝廷,时溥上书说李损是同谋,请求一同诛杀。田令孜接受时溥的***,弹劾李损,将他交付御史狱。萧遘即刻到延英殿叩见皇帝并争论说:“李凝吉因冤情被杀,已经没办法说清,李损和他儿子音信不通已经几年了,怎能说是同谋呢?时溥依仗有功败坏天子的法令,还请求审讯皇上的近臣,轻视侮辱朝廷,有叛乱的苗头。如今李损可以无罪被杀,灾祸将要降临到臣这些人身上了。”皇帝醒悟,只免去了李损的官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