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1 对点精练二 鉴赏语言艺术.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3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1 对点精练二 鉴赏语言艺术.docx
文档介绍:
对点精练二 鉴赏语言艺术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其二)
[唐]姚合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①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②。
注 ①傩声:驱傩仪式中驱逐疫鬼的呼号之声。②最后人:最后一个饮酒的人。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荆楚岁时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屠苏酒……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表达对除夕的不舍,“殷勤”表现出情感的深切,“逡巡”则写出了时间的快速流逝。
B.“烛尽”“鸡鸣”交代了时间,表明诗人彻夜守岁,留恋中饱含对万象更新的期待。
C.颈联写众人举行驱傩仪式、准备屠苏酒,以辞旧迎新的喜庆反衬诗人自己的落寞。
D.末句用疑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其实这里“谁”的答案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诗人自己。
答案 B
解析 “彻夜守岁”无法从诗中读出;诗人只是客观陈述新旧交替的事实,并没有对万象更新的期待。
2.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眼是“惜”字。(2)理由:①留恋除夜,通过“此夜在逡巡”的描写,表达了对除夜匆匆流逝的留恋不舍。②珍惜时光,通过“烛尽”“鸡鸣”等环境描写,表现新旧年的交替,从侧面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不舍。③叹惜年老,通过对正月初一饮酒场景的想象,含蓄地表达诗人年岁渐老的伤感。
解析 本诗描述除夕夜中的感受。首联中,“逡巡”表现了诗人对除夕的留恋,对时间流逝的不舍;中间两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时间的流逝;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按长幼次序敬酒,从最年幼的开始,最后敬酒的人就是最年长的人,尾联暗示诗人年岁渐老,已是一家人中年龄最大的人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韩潮州愈①
[唐]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
注 ①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篇章: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③浪西楼:地处潮州。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的心早与友人同乘兰舟,直达潮州那潮水的尽头,体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自己愿追随友人而去。
B.颔联直抒别后景况,友人这一腔忠愤的“篇章”隔着秦岭传来,我怎能不驰书慰问?此联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
C.颈联“峰悬驿路残云断”,写险峰上驿路高悬被流云遮断,与韩愈“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意蕴相近,均突出了道路的险阻。
D.尾联宕开一笔,具体描写韩愈读到此诗时潮州那瘴气一扫而空,楼阁月明,银辉遍洒,一片澄澈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韩愈的祝福之意。
答案 D
解析 “具体描写韩愈读到此诗时潮州那瘴气一扫而空,楼阁月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