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真题体验 试做真题才能找准考向 教案1.doc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1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真题体验 试做真题才能找准考向 教案1.doc
文档介绍:
现代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语文高考一直以来比较青睐小说、散文,2020新高考模拟山东卷出现的辛笛的《刈禾女之歌》让人眼前一亮。现代诗歌阅读重在考查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考生了解多样文学体裁,增强形象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教师用书独具)
一、(2020·日照校际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题。(16分)
悬崖边的树[注]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注】 这是一首写于1970年的咏物言志诗,当时正是诗人蒙冤受难之际。
❶第一节“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树体现的是一种战士形象。树是不能自由移动的,只有动物和人才能自由移动,因此很明显这里是借树喻人。
❷第二节“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森林,小溪,这些对于树是美好的事物,却在远处和深谷中,说明了环境的恶劣,也渲染了一种
凄凉的氛围。
❸第三节“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写出了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独自战斗着,像一棵树倔强地立在那里,即使再艰苦,再寂寞,也不愿退缩。
❹第四节“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树是立在悬崖处的,悬崖这个意象象征着恶劣的环境,诗人自己在这里给出了两种选择,要么跌进深谷,要么展翅飞翔,诗人在这里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很明显他选择了后者,为了他的信念,他只能选择后者,就像是诗中所说“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既交代树跌身悬崖的原因,也是对时代背景的揭示。
B.“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写“树”虽然身处逆境,却向往远方“喧哗”的生活和“流水”那样的自由自在。
C.“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表现了“树”因为处境和内心的“孤独”“寂寞”,所以性格变得固执、执拗。
D.“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表现了“风”给“树”带来的影响,也浓缩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给人们的影响。
C [C项,“性格变得固执、执拗”错,表现的应该是“身处逆境仍自强不息”。]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选取“风”和“树”两个自然风物形象,借物喻人,写出了虽然身处逆境,仍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将高高的“悬崖”、开阔的“平原”、无名的“深谷”,组合成一幅立体画面,给读者十分深远的联想。
C.这首诗通过写“风”“树”“深谷”的关系,设置矛盾的情境,让诗产生张力,并带来了动感,产生了一种特别的美感力。
D.这首诗的语言是质朴而直白的。像电影镜头般地定格了“树”在“风”中的形象,让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命内涵。
D [“语言是质朴而直白的”错,这首诗的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引发读者的许多联想,从而深化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