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任务二 压缩语段
(45分钟 45分)
题组一 对点练
注:每小题5分。
1.(2022·湖北四校联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例如,将氧化铝称为“陶土”,氧化钙称为“碱土”等。事实上,稀土是镧、钪、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因为当时冶炼提纯难度较大,用于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比较稀少,而且获得的氧化物难以熔化,也难以溶于水,也很难分离,且外观酷似“土壤”,故人们称之为稀土,这一名称从18世纪沿用至今。
现实中,小到手机屏幕、数码相机,大到导弹、雷达、潜艇,稀土无处不在。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它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
稀土分轻稀土和重稀土。两者的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离子半径皆不同。在应用上,轻稀土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虽然存量大、应用广,但价值相对低廉;而重稀土资源稀缺,可用于航天、军事、国防及新材料合成等高科技领域,价格昂贵,可替代性小。
中华中学某高中生打算利用上述语段做一个介绍“稀土”知识的科普小视频,视频分三个板块,请你为这三个板块各设计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
解析 第一段提取关键句子为“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这一名称从18世纪沿用至今”,归纳为“名称由来”。第二段结合“稀土无处不在”“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得出“广泛应用”。第三段由观点句子“稀土分轻稀土和重稀土
”得出“种类区分”。
答案 ①名称由来②广泛应用③种类区分
2.(2022·福建莆田调研)提取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为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现在可以将大量碎片化的基础数据整合,实现实时观测、分析和对比,解决了扶贫对象不精准、资金投放不精准等诸多问题,运用大数据能够推进脱贫工作由粗放转为精准。扶贫方式的变化将有助于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关键词:
解析 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给文段分层。首先要明确材料的中心——“扶贫”,然后分析材料围绕“扶贫”谈论了什么。第一句点出了“扶贫”的手段——大数据;第二句讲大数据解决扶贫中的问题,间接指出了“扶贫”的要求——精准;第三句讲扶贫方式的变化将会带来的效果,即“扶贫”的结果——脱贫。只要把握住“扶贫”的这三个方面,就能从材料中快速提取出关键词。
答案 扶贫 大数据 精准 脱贫
3.(2022·山东济南诊断)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抱爪机构”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①抱爪机构是在嫦娥五号上采用的一种对接机构。
②通过增加连杆棘爪式转移机构,实现对接。
③以“抱爪”的方式捕获嫦娥五号上升器,使之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
④抱爪机构具有重量轻、捕获可靠、对接精度高等优点。
解析 “种概念”为抱爪机构,“属概念”为对接机构。下定义结构为“抱爪机构是一种什么的对接机构
”。注意分析有关事物本质特征限制性的描述句,先通过什么转移机构,再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对接的,其间注意理解材料③中“使之”,明确出“谁使”即“以抱爪方式使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