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任务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4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任务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
文档介绍:
复****任务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5分钟 54分)
1.(2022·广东肇庆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 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①,欻见②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 ①骅骝:赤色的好马。②欻(xū)见:忽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开头两句交代了韦偃作画的原因,“怜君”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遭际的深切同情。
B.诗人先总体评价韦偃“画无敌”,然后通过用笔和作画过程表现他画技的高超。
C.三、四两句“扫”和“出”用得十分贴切,形象地表现出画家挥毫作画、下笔有神的情态。
D.五、六两句写画中一匹马低头吃草,而另一匹马却昂首长嘶,透露出进取的渴望。
解析 A项,“‘怜君’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遭际的深切同情”有误,其中“怜”是喜爱的意思,原意应是诗人喜爱韦偃的画。
答案 A
★(2)(词句情感)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国家处于危难存亡之时,能到哪儿去寻找到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一起同生共死呢?
②诗人由画中的马,联想到像千里马一样的良才难得,正值内乱外患,寓以选拔贤能、渴望人才为国效力、匡济时危的深刻含意。③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旅中送迁客
吴 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被贬的遭际。
B.颔联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色彩很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
解析 C项,“格调相同”错,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分析,格调不同。本诗主要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篇就是大气的风景铺垫,有离别的叹息,有劝勉,感情丰富。
答案 C
★(2)(整体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解析 首先抓诗题,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送迁客”明示这是一首送别诗。然后通读诗歌,逐联分析,分条概括。“不可去”说明天南地处偏僻,“落日青山”“秋风白发”写分别的依依不舍,“言危无继”是赞赏朋友的品行,“何处陈”是失去朋友后的惆怅。综合起来分析,逐条组织答案。
答案 ①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南方荒蛮之地,“落日青山路”,此去路途遥远,为朋友担心。
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了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怀明叔三首(其一)
赵 蕃
结交不在早,倾盖有余欢。
愧比陈蕃榻,犹吾陋巷箪。
新来几日别,无计百忧宽。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