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赏析古诗词的形象.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赏析古诗词的形象.docx
文档介绍:
古诗鉴赏:赏析古诗词的形象
一、类型
形象专题之景物
景物形象可分为自然形象和人文景象两种。自然景象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草虫鱼等景象;人文景象包括亭台楼阁、庙宇禅院、古迹遗踪等景象。
形象专题之事物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抒情诗中的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并寄托了情志的描写对象,即植物、器物等。
咏物诗是把某一事物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运用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这个事物的具体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抱负,表现诗人的某种品格,或以物喻人,以物喻理,言在此而意在彼。
形象专题之人物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往往以极简括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声叹息、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等。可以分为两类:
1.诗中人物形象,如苏轼《念奴娇》中的“公瑾”。
2.诗人自我形象,即作者形象,弄清作者形象可以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情感有准确的把握。
蝶恋花
王诜 ①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②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①王诜:开国功臣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讽刺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狱(乌台诗案),王诜受牵连致遭重遣,先后遣至均州(湖北)、颍州(安徽)。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得召回。
②钿:镶金的花型首饰。
1.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图景?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意象:夕阳、楼台、杨柳、嫩荷。雨后初晴,夕阳照耀下楼台金翠相织,倒映在池塘中,池塘边杨柳袅袅、池中嫩荷无数,构成了富丽美好、春意盎然的园林景象。
2.下片作者的内心感受如何?
蝶恋花下片写出七年的迁谪生活给作者带来了无尽辛酸,此时物是人非,朱颜已老,更让作者倍感凄清孤寂。
3.结合上片,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全词以乐景衬哀情。
归燕诗 ①
[唐]张九龄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 ①本诗写于诗人被罢免宰相之后的秋天。
隋宫燕
[唐]李益
燕语如伤旧国春,
宫花旋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
几度飞来不见人。
1.张九龄的诗中塑造的归燕有什么特点?
卑微、辛劳、不与物争(淡泊)。
2.张九龄借燕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①对朝廷忠心耿耿;
②日夜辛劳,无心与他人争权夺利,却仍受猜忌、排挤的愤懑之情;
③退隐之意。
3.这两首诗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否相同?请结合这两首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不相同。
李诗目睹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双双低语,像是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借物抒怀,表达吊古伤今之情。
张诗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喻己,借归燕表达自我形象、自我心志,亦含退隐之意。
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
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
不堪秋气入金疮。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
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
独吹边曲向残阳。
1.两首诗中所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4分)
同:都是返乡士兵。(2分)
(答“士兵”“军人”得1分,答“回乡”得1分。)
异:一病一老
(或“一伤病一年老孤独”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