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的题材.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的题材.docx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题材
一、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从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夸张、拟人和对比。
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常见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常用技巧】
①托物言志。②借物抒怀。③借物喻理。④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解题指津】
①从意象上来看:
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诗歌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二、咏史怀古诗
【常见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1、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4、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
5、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6、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常用技巧】
①“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②“咏史”与“言 志”的结合:借古 讽今。
③“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
④“景”与“情”的结合:拟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分类】
1、怀人伤己
从标题看: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从意象看: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等。
重大事件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马嵬等。
历代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等。
特定朝代:六朝、吴国、隋朝等。
(1)对比失落型,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2、怀古伤今:
(1)昔盛今衰型,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如六朝古都金陵)
(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