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2 理解文言实词(二)——善于推断,代入比较.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34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2 理解文言实词(二)——善于推断,代入比较.docx
文档介绍:
课时42 理解文言实词(二)
——善于推断,代入比较
复****任务 1.掌握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2.掌握两类实词题型的答题方法。
考情微观 见课时41
知识图要
活动一 掌握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一)音形推义
利用音形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看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田地
(3)生而眇者不识日(《眇者识日》):眼盲
(4)平民虽平价不能籴(《徐九思传》):买进粮食
汉字是一种表意性质的文字,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汉字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汉字本身即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2019年江苏卷译句“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其中“蹀躞”是个疑难词语,我们可以根据其形旁“”推测它可能与“走路”有关,再结合前文“可致千里”,就可以推断其为“小步慢走”之意。
音形推义法也叫通假推义法,参见课时41“活动一”中“(一)通假字”部分。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钅(金)、木、氵(水)、(火)、土: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犭、鸟、虫、隹:与动物有关。
讠(言)、辶、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纟:与丝麻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尸:与身体有关。 女:与妇人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旨:与美味有关。
页:与首有关。 目:与眼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户:与房舍有关。
攴:与敲击有关。 辛:与刑具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片:与文书、文件有关。
(二)邻字推义
利用邻字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过秦论》):与“怨”同义,怨恨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与“拔”同义,提拔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与“短”反义,长
(4)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后汉书·王梁传》):与“宽”同义,宽恕
(5)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润州谢上表》):与“乱”反义,安定
(6)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与“消”反义,生长
(7)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慄,雄才奋用之秋也(《三国志·常林传》):与“幼”同义,年幼
(8)益跅(tuò)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周维城传》):与“弛”同义,放纵
(9)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颜氏家训》):与“劾”同义,检举、告发
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的实词的意义。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后汉书·章帝纪》),“诹”与“咨”同义,意为“咨询”。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意义。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与“罚”反义,意为“提拔”;“臧”与“否”反义,意为“善”。这种邻字推义法在翻译中运用较广。如2016年全国Ⅲ卷译句“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其中“谠”是个难字,这时可利用邻字“忠”来推断出其为“正直”义。
同义复词(同义组合)
侪(chái)辈:同辈      褫(chǐ)夺:剥夺功名
蠲(juān)免:免除 畋(tián)猎:打猎
央浼(měi):央求,请求
(三)对称推义
充分利用句中加“△”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满
(2)则思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慎重
(3)忠不必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任用
(4)人车舆,万物殷富(《史记·南越列传》):众多
(5)父未尝,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论衡·自纪篇》):责备
(6)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 (《非国语》):边际
在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四)语法推义
利用语法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明史·花云传》):掠取
(2)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指传主花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明史·花云传》):保护
(3)诸山越(指偏远地方)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指传主黄盖)为守长(《吴书·黄盖传》):归顺,服从
(4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