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18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艺术技巧(讲义)-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5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18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艺术技巧(讲义)-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18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艺术技巧
✬考点讲义
考点解读
艺术技巧也称艺术手法或表达技巧,是指作者为了强化某种表达效果,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情达意时所采用的各种积极手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技巧。四者间尤其是前三者的分界并不鲜明,部分技巧或手法有着归属上的交叉。从近几年高考命题角度和命题方式来看,高考对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考查,主要包括判断艺术技巧类别、分析艺术技巧具体用法和评价艺术技巧效果等,近几年也侧重和其它考点综合考查。复****时不但需要构建艺术技巧的知识体系,在训练中针对判断、分析两大环节用力,还要注意构建诗歌考点的知识网络,理解各个考点之间融会贯通的关系。
二、知识储备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鉴赏分为判断修辞手法和分析其表达效果两个方面。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排比、排比、双关、顶真等。高考考查修辞手法,一般要求结合具体诗句具体分析。下面讲解几种主要的修辞手法。
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突出事物特征,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生动鲜明。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中,把“愁”比喻为春天江水,写出了愁像春天江水那样滚滚东去、不可遏止。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如林逋《山园小梅》的“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断魂。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鹤、蝶对梅的喜爱之情。
3.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开头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贺铸《青玉案》的“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结尾设问,化虚为实,一问一答,将无形的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4.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如苏轼《定风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用反问句式,激发读者思考,同时强烈地表达了词人旷达的情怀。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昭君客死异乡,葬身青冢,这两句对仗工整,写出了王昭君不幸的一生。
6.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和“红”分别代“叶”与“花”,“绿肥”与“红瘦”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出作者的感伤情怀。
7.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如岳飞《满江红》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愤恨,对敌人的痛恨。
8.双关: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表达委婉含蓄的情感。如刘禹锡《竹枝词》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以晴天、下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中在诗歌创作中用到的主要是描写、抒情、议论、记叙,尤其是描写和抒情,用得最为普遍。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
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手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虚线勾勒人物形象的画法。文学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不事雕饰,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的手法。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人连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不事雕琢,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全词不见一个哀字,但是浓浓的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2.细节描写。是对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环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情景、一个特点或一种景物等。通过特写镜头把事物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如赵师秀《约客》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既写出了诗人雨夜独自候客的情景,又揭示了诗人因客不来,夜已过半的惆怅、烦闷心情。
3.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做动态、静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