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学科素养训练:古诗词专题训练1(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科素养专项训练.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学科素养训练:古诗词专题训练1(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科素养专项训练.docx
文档介绍:
高三语文学科素养提升训练(三)
(古诗词专题训练1)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严格按考试和试卷要求答题。
一、古诗词阅读(5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1~2问题。(9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 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与友人边吟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那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
太原早秋①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
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歇”字用得精妙,生动地刻画出自然界花草树木枯萎的情景。
B.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一是花草调零,二是大火星出现了。
C.颈联的“绕”和“飞”字,采用了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D.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情感。
4.同样是写秋天,本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小题。(9分)
行路难五首(其三)
贺兰进明
君不见荒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娥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人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诗就是从这个角度着笔的,反映了思妇与戍边将士的分离之苦。
B. “春花落尽”“秋风始高”将人物的情感置于时序转换中,揭示出人物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心境。
C. “荡子事征战”与“娥眉守空闺”对举,前者为“因”,后者为“果”,透露出诗人对征战的批判之情。
D. “蜂不窥”“燕不栖”是对暮春和初秋景物的描写,营造了冷寂的氛围,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
6.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小题。 (9分)
午枕①
王安石
百年***去悠悠,不复***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7.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小憩时间不长,于梦中却似已历百年,“去悠悠”三字,寓无限惋惜。
B.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生机勃勃之景。
C.颈联“朱户”“画楼”代指豪门大族的奢侈生活,豪门迭出,奢靡不绝,诗人对此予以委婉批评。
D.本诗主要通过诗人午后梦醒时的所思所感,抒发兴废之愁。结句中的“兴废”两字实为一篇之纲。
8.前人对王安石诗作有“擅说理,善用典”的评论。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6 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9~10问题。(9分)
新荷叶①
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②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注】①该词是为一位友人祝寿而作,这位友人信息不详。②安石:东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
9.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