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易错点07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0页77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易错点07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易错点07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易错点1】信息比对不准
筛选信息的能力是考生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该考点设题的方式多样,但是往往只在个别关键词上做文章,使近似的文字发生逻辑、内涵上的变化。很多考生往往缺乏对选择题命题方式的考虑,盲目对读,而找不准选项设误点。
【对策】明出处;细比较,知差别;明错误。
1.明出处。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文字。2.细比较,知差别。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辨明选项是对原文转述错误(细节上个别词语的替换),还是改变了原文句子之间的关系。命题方式不同,选项、原文对读重点也不同。3.明错误。①转述类。注意语意和原文是否相符,注意查找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时态等设误点。②改变句子之间关系类。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 系是否和原文一致,注意查找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条件结果倒置等设误点。
一、信息筛选与整合的原则与意识
1.尊重文本原则
筛选整合信息时,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排除自身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个人平素所获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以个人的是非为是非,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说,必须是“原生态”的。
2.统观意识和结构意识
(1)统观意识。首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做题前一定要通读全文,学会整理阅读印象:①文本主要说的是什么问题;②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是怎样的;③文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的,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果缺乏统观意识,没有理清基本思路,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内容重点,就容易为局部问题所牵引,先入为主,出现疏漏。
(2)结构意识。考生在实际做题中出现的遗漏信息要点问题看似是粗心马虎所致,实际上与他们不会分析文章结构层次,不懂得通过文章结构、语句层次的变化来把握文意有极大的关系。考生往往缺乏对文章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心,喜欢跳跃性阅读,对应题目寻章摘句,这就容易出现片面、肤浅、不准确的问题。
强化文本结构意识并以此进行阅读,有利于对重点语段的准确把握,也有利于做好中心语句、关键信息的筛选,达到准确解读,正确、具体解答题目的目的。
二、信息筛选与整合的步骤与方法
信息筛选与整合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筛选信息,就是根据特定要求(标准)从文中检索并提炼相关信息。第二步是整合信息,就是根据特定要求(标准)对筛选所得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重组、综合。所谓“标准”,就是在“筛选”前需要明白的目的、要求和方向。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所谓“筛选”,就是根据“标准”,经过辨别,把相关信息提取出来。“筛选”说明文本中的信息较杂,需要根据问题核心作出选择和辨别。所谓“整合”,就是根据“标准”,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整合”说明需要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或者删减、替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简练。
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命题者会有意识地改变、删增原文中信息的性质、特点、功能,以便让考生能认真、细致地辨别出来。换言之,命题者在转述信息过程中使用了一些设误手段来迷惑考生,这些设误手段(有的叫设误陷阱)主要有: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因果混乱、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混淆时态等。考生须识破这些设误手段,才能准确判断选项信息的正误。
(2022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利用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作物的杂种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摘编自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
材料二:
遗传育种学界对水稻这一严格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现象普遍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袁隆平根据自己对水稻的长期观察,经过与玉米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现象的比较后,对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袁隆平于1964年正式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两年后终于发现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根据高粱、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经验,他将这种杂交思路用于水稻物种上,由此提出了
“三系法”籼稻杂交路线。所谓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育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从“三系法”的操作程序上讲,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不育系材料。在认真总结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袁隆平终于认识到,后代不育性状的不理想是亲本的亲缘关系太近造成的。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即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