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3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中2月联考语文试题.zip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76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三)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去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在国宾护卫队护送下,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看到电视屏幕上闪现“国家最高礼遇”那一瞬间,我们百感交集。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一场场盛大庄严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的礼乐文化。“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如今,在新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订梳理,去芜存菁,既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的思想资源,也警惕其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予以扬弃。比如古代的礼制,过于强调人班级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再如古时有很多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其实,有些礼仪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下,是可以简化变通的。总之,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宏观层面,我们应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现代社会,礼乐文化要想在和谐社会关系、增强价值认同等方面发挥实际作用,需要在微观层面,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推广普及礼乐文化方面,学校和媒体应该发挥更大作用。近年,一些大学围绕培育和弘扬礼仪文化,开发出大量现代礼仪课程,受到广泛欢迎。比如,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的《现代礼仪》视频公开课,开课7个学期,就有近70万人次选修。很多中小学把礼仪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持续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确立符合礼仪文化规范的行为方式。媒体方面,山东广播电 姓名视台日前推出的《中国礼·中国乐》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节目一方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读传统礼乐知识,另一方面积极推广适合现代人生活的中华新礼仪。比如在《婚礼》篇中,结合传统婚礼中“同牢合卺”“撒豆撒帐”等****俗,推出以“传席、撒谷豆、拜礼、却扇、盥手、合卺、结发、执手、敬茶”为主要内容的新中式婚礼;在《相见礼》篇中,展现了“拱手礼”“执手礼”“叠手礼”等符合中华审美的相见礼仪。
无论是传统礼乐文化,还是新推出的现代礼仪,要想在现代社会扎下根、传下去,都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国礼·中国乐》中的《***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从古至今其实一直是贯通的。
礼乐文化很古老,上下几千年;礼乐文化又很年轻,它活在当下,也用在当下。“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重拾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践行“人文化成”的使命任务,需要学校、媒体、专家学者等一起进行更多探索。
(摘编自殷慧《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我国就有了礼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就奠定了。
B.古代礼乐中有许多糟粕,不合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予以抛弃。
C.举行升国旗仪式,能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是礼乐文化的价值之一。
D.礼乐文化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应该与普通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叙写了颁授“七一勋章”之事,旨在借这件事的感动人心,引出下文关于礼乐文化的论述。
B.文章在论述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措施。
C.文章两次举出《中国礼·中国乐》的例子,目的不同,第一次的目的是为其他广播电视台提供借鉴。
D.文章末段照应了前文“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