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考备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考备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docx
文档介绍:
古诗鉴赏:人物形象鉴赏
【学****目标】
1.明确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古诗词的考察方式,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型答题技巧。
2.学练结合,知识点学****与****题演练双管齐下,相关题型得分显著提高。
3.积累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相关知识,为高考一轮复****夯实基础。
【学****内容】
一、考点解读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D .运用了什么语言
A.描写了什么形象(写了什么)
E .运用了什么技巧(怎样写的)

B.营造了什么意境

C.抒发了什么情感(为什么写)
二、知识梳理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诗歌形象的类型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诗歌形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2)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诗人自己)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考察方式
1.识别塑造的形象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塑造或表现形象的?
3.作者塑造形象直接或间接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例题讲解
【例1】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甲帐: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束。丁年:壮年。唐朝规定二十一至五十九岁为丁。
茂陵:汉武帝陵。指苏武归汉时武帝已死。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逝川:喻逝去的时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指往事。
诗题虽为“苏武庙”,但实际上诗中使用了大量的笔墨写苏武,塑造了一个 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 之情。
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
崇敬赞美
总体特征+身份
【例2】书林逸人壁
惠崇
诗语动惊众,谁知慕隐沦。
水烟常似瞑,林雪乍如春。
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
有时行药去,忘却戴纱巾。
例题讲解
诗语惊众是入世,羡慕隐沦则是出世;水烟似暝是万念皆空,林雪如春则又充满生机;不喜客至、好书愁借是无心世事。而急人之难则又一腔热情。该诗在看来似乎矛盾的 (填表现手法)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位 形象。
对比
诗才横溢却懒于尘世的隐士
四、方法总结
如何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以及情感趋向。
3.理解诗歌中景物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4.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
【随堂检测】
【练****1】子夜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全诗塑造了一位 形象,她希望早日结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