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2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docx
文档介绍:
古诗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一、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一)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例如:
诗题
重要信息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咏素蝶诗》《鹊桥仙·七夕》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②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征人怨》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孙湘); ②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①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②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③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④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梦游天姥吟留别》
[即时应用]
1.《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一诗,从标题上来看,交代了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
②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
③暗示了诗的感情基调和类别(怀人诗)。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二)带着标题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例: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①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猜想
①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②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
读诗
①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点题)
②标题里有月,诗中第二句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③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句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贬谪永州)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读懂了该诗。
读标题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开头的内容。
[即时应用]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乌 夜 啼 陆 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从词中的“弄笔”“钩帘”“听新蝉”这些词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读词牌: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圣无忧”,平韵四十七字。(“乌夜啼”,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列于《清商曲辞·西曲歌》,并引《古今乐录》云:“西曲歌有《乌夜啼》。”古辞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2)猜想:作者为什么夜里不睡?心情如何?(3)读诗:“素月”与标题中的“夜”对应,诗人在干什么?原来在“弄笔”写作,再联系陆游的生平作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