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7 名篇名句默写 课时60 名篇名句默写——读懂选准,正确书写.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2.1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7 名篇名句默写 课时60 名篇名句默写——读懂选准,正确书写.docx
文档介绍:
课时60 名篇名句默写
——读懂选准,正确书写
复****任务 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写对字。
知识图要
活动一 理解到位,读懂选准
(一)准确理解每一篇背诵篇目
1.翻译为先,背默全篇
对于高考要求背诵的每一篇诗文,要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再对文本完整翻译;在理解课文语句和段落意思的基础上,根据文脉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逐层背诵。之后再默写。默写的时候要做到“三到”——手到、眼到、心到,这样可以强化记忆的效果。
2.理解为先,透彻全篇
对于情境式默写,不能想着走捷径——从现成资料中或者网上找来情境式默写汇编****题做和背,因为情境式默写的前提是考生对所考查篇目的句子含意要真正理解,死记硬背则收效甚微。而且,还要对文中重要的手法弄通弄透,对段落和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要熟悉,还要能够将文中的名句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
(二)准确理解试题情境,保证选对句子
情境式默写在于命题人在题干表述中有一定的限定和提示,需要据此来搜寻、确定所要填写的句子。命题人在情境中的设题角度主要有:
1.语义解释型。即对要求填写的空缺内容有解释性表述,要求考生依据这些提示信息作答。
例:[2022·新高考Ⅰ卷(山东、江苏版)第17题(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提示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便是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解释。
2.关系补充型。即在题目中设置一定的背景,作为所填内容的原因、结果、转折、递进等条件,考生依次推出答案。
例:[2020·全国Ⅱ卷第16题(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
“以为轮”是合乎圆规的条件,而“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使之然也”。
3.语境完善型。即在题目中所填句子前或后提供一定的语境,考生根据语境作答。
例:[2021·新高考Ⅰ卷(广东版)第17题(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是对“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的进一步解释和完善,自然推出所填内容应为“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飞花令式。这种题型不再是就具体篇目设置情境,而是给出一个或多个意象词语,要求写出这个(组)意象的诗句。这种命题方式有点像《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飞花令”,故称“飞花令式”,有的叫自由创新(开放)型。
这种题型的变化,使对名篇名句的考查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篇目,而是变得具有开放性;答案也不再停留在规定的篇目中,而是向课外阅读拓展,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迁移拓展及群文学****的理念。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平时可以依据教材,进行意象归类联想与训练,要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形成较好的网络体系,考试时才能快速准确地提取。
另外,这种题型的审题也很严格。试以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17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