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第2部分 古诗词鉴赏 单诗精练2 边关之思——沈佺期《独不见》 全国卷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分讲义.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页7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第2部分 古诗词鉴赏 单诗精练2 边关之思——沈佺期《独不见》 全国卷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分讲义.docx
文档介绍: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不见
[唐]沈佺期
卢家***郁金堂①,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②。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③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④。
注 ①卢家***郁金堂:出自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含香。”②辽阳:在今辽宁省,为当时的边防要地;下句的白狼河(今名大凌河),即在这里。③丹凤城:长安。传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善***,引来凤凰集于城上,后来称京城为丹凤城。④流黄:一种帷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这恰如李白诗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B.首联中的“郁金堂”“玳瑁梁”描绘了女主人公的闺房之美,“海燕双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燕相互依偎的情态。
C.颈联承接颔联中的苦苦相“忆”,思妇在京城苦苦思忆丈夫,哪曾想夫婿音讯断绝,思妇在京城满怀担忧,惴惴不安。
D.尾联构思新颖,先写主人公愁苦至极的内心独白,再写其不胜愁苦而迁怒于明月,意境较前人开拓一步,增添了抒情色彩。
答案 B
解析 “拟人”错。“海燕双栖玳瑁梁”的意思是海燕飞来,成双成对地栖息在华丽的屋梁之上。其中“栖”是“栖息”之意,这本就是鸟的行为,所以不是拟人手法。
2.本诗言愁有“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之感,作者是如何表现主人公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衬托。“海燕双栖玳瑁梁”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②借景抒情。颔联、颈联中的寒砧木叶、城南秋夜,渲染了凄凉冷清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思念征人而不得见的忧愁。③直抒胸臆。尾联中的“含愁独不见”直接抒发了不见之愁。④以景结情。“明月照流黄”,以明月照流黄之景结相思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间含对比。“玳瑁梁”虽然简陋,但是栖于此的海燕却成双成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