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3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中2月月考语文.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0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第1页,共9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中02月测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4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并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灵魂。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如今,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当然,一提起礼乐文化,一些人可能会想到封建礼教,如“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都是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考订梳理、去芜存菁,既要整理挖据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并予以扬弃。比如,古代的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具有服从、统一、强制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再比如,古时有很多繁文缛节,见面、告别时要“三请三辞”,这些在现代社会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其实,有些礼仪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下,是可以简化变通的。总之,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宏观层面,我们应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老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在现代社会,礼乐文化要想在和谐社会关系、增强价值认同等方面发挥实际作用,需要在微观层面,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推广普及礼乐文化方面,学校和媒体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很多中小学把礼仪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持续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确立符合礼仪文化规范的行为方式。这些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在持续开展,提升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了学生们的道德情操。媒体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台日前推出的全国首档中华礼乐传****节目《中国礼 中国乐》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节目一方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读传统礼乐知识,另一方面积极推广适合现代人生活的中华新礼仪。比如,在《尊师礼》篇中,设计了“正衣冠、献桃枝、敬茶、训诚、赠书”等现代拜师礼仪;在《相见礼》篇中,展现了“拱手礼”“执手礼”“叠手礼”等符合中华审美的相见礼仪。
第3页,共9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无论是传统礼乐文化,还是新推出的现代礼仪,要想在现代社会扎下根、传下去,都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国礼 中国乐》中的《***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从古至今其实一直是贯通的。
礼乐文化很古老,上下几千年;礼乐文化又很年轻,它活在当下,也用在当下。“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重拾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践行“人文化成”的使命任务,需要学校、媒体、专家学者等一起进行更多探索。
(摘编自殷慧《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礼乐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初年,周公为之奠定了基调。
B.需要我们警惕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是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
C.古代礼制中的某些特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不完全吻合。
D.组织升国旗仪式、***仪式等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名句引出礼乐文化,继而在简述礼乐文化当下价值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华礼乐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B.文章在论证时,既明确礼乐文化中存在消极的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内容,也指出其中存在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
C.文章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例,论证了学校和媒体在推广普及礼乐文化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这样安排既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又增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