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3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docx
文档介绍: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悟言一室之内
②虽趣舍万殊
答案 ①同“晤”,面对  ②同“取”,取向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其次
列坐其次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②品类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种类
③怀抱
或取诸怀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心胸,打算
④俯仰
俯仰一世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⑤斯文
有感于斯文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⑥幼稚
幼稚盈室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⑦慷慨
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惜
⑧亲戚、情话
悦亲戚a之情话b
a.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b.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答案 ①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 ②自然界的万物 ③心怀 ④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 ⑤这次集会的诗文 ⑥小孩 ⑦感叹 ⑧a.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b.知心话
3.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意义
(1)致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④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谏逐客书》)
⑤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2)期
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②帝乡不可期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④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约定的时间
⑥期山东为三处(《项羽本纪》)
约定
(3)察
①俯察品类之盛
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桓晋文之事》)
③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④终必不蒙见察(《答司马谏议书》)
⑤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兼爱》)
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屈原列传》)
(4)质
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②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③质胜文则野(《〈论语〉十二章》)
④其俗以男女质钱(《柳子厚墓志铭》)
抵押、典当
(5)非
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富贵非吾愿
③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责难、非难
(6)就
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②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③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答案 (1)①意态、情趣 ②到达 ③招纳 ④得到 ⑤表达、传达 (2)①及、到 ②期求 ③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④一周年 (3)①察视 ②看清楚 ③经考察后予以推举 ④理解 ⑤考察、调查 ⑥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