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4 识记文化常识——分类识记,辅以语境.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100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4 识记文化常识——分类识记,辅以语境.docx
文档介绍:
课时44 识记文化常识
——分类识记,辅以语境
复****任务 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构建全面的知识网络。2.熟悉高考文化常识题设误手法,熟练使用答题方法。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考查内容
提问方式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
Ⅰ卷
寡人、百乘、国门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考查范围极其广泛,重点集中在官职、称谓、科举、礼法等方面。
②以熟悉的古代文化常识为主,兼顾生僻的文化常识。但生僻只是表面上的,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有的与教材密切相关,有的与选文内容密切相关。
③设误细小,多放在对象误用、范围扩大、职责混淆、时间颠倒等方面。
新高考
Ⅱ卷
衔枚、车驾
2021
全国甲、乙卷,新高考Ⅰ、Ⅱ卷
衅鼓、庙社、闰月、辎重;犯颜、抵极刑、减膳、大理丞;甲子、宗室、海内、庶务;京口、遗民、部曲、传檄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20
全国Ⅰ、Ⅱ、Ⅲ卷,新高考Ⅰ、Ⅱ卷
主司、殿试、司农、当轴;方士、保任、禁中、四六之制(四六文);太守、立嗣、周公、居摄;辇下、东宫、殿下、追比;乡试、宦官、晏驾、执政
知识图要
前备知识——古代文化常识网络及积累方法
一、构建古代文化常识网络图
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积累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点多面广,零碎难记,且记后易忘。只有广积累、勤巩固,才能拓展知识面。在识记上,不能仅仅依靠死记硬记,要在发散理解的基础上,巧记善记、记多记牢,如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串联整合记忆。当然,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考生可以自悟自得,多总结一些巧法妙法,提高识记效率。
1.分类串记法
(1)科举记忆法:明清时期科举共分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士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
(2)文体记忆法: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是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优选出来的。《论语》,语录体,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20篇;《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记载帝王、诸侯、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均为“断代史”。
(3)基数记忆法: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星宿四象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许慎六书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人有七***(喜、怒、哀、惧、爱、恶、欲);方位八荒地(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古国九州天(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儒家十义德(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2.“一线串珠”法
琳琅满目的文化常识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只要有一条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化常识就可以成为一个知识系统,这条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人物称谓,可以以人物姓名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古代人们对人物称谓的一颗颗“珍珠”。
示例:
人物的称谓: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名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称爵名称官地谦称敬称特殊称谓。
如李白的称谓:李白,称字“太白”,称号“青莲居士”,称籍贯“青莲”,称排行“李十二”,称官名“李翰林”,称爵名“李侯”,特殊称谓“谪仙人、诗仙、酒仙”。
3.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4.分清易混法
文化常识中有一些易混知识点,一定要分清,如“谥号”“庙号”“年号”等的区别。
常见“号”的区别:
(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可分为三类:
①美谥,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周闻曰宣。
②恶谥,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好内远礼曰炀。
③平谥,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
(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一般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的谥号最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