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9 精准辨析选择题——聚焦诗意,洞悉陷阱.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1.2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9 精准辨析选择题——聚焦诗意,洞悉陷阱.docx
文档介绍:
课时59 精准辨析选择题
——聚焦诗意,洞悉陷阱
复****任务 了解古诗选择题设误的手段,遵循答题步骤,做到精准选择。
考情微观 
年份卷别
提问
方式
选项
对应诗(词)句
设误方式
命题特点
2020—
2021年全国Ⅰ、Ⅱ、Ⅲ卷
2022年
全国甲、乙卷
2020—
2022年
新高考Ⅰ、Ⅱ卷
下列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22·全国乙第14题A项)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的知心好友。
怀抱即依然。
句意理解有误(原句为反问句,表示肯定意思)
(1)考查内容: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诗的内容,尤其是,是否读懂了关键字词和句子的含意。
(2)设题特点:
①题干均是要求选“非”型(不正确的一项)。
②选项的顺序与原诗诗句顺序保持一致。
③设误细微。命题者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象、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等方式,把错误点放在选项的细微之处,尤其是多放在一两个词语上。
(2021·全国乙第14题D项)词末从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关键词“听”词义理解有误(应为“听凭”)
(2018·全国Ⅰ第14题B项)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男儿屈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穷”字古今异义理解有误(应为“不得志”)
2018—
2019年
全国Ⅰ、Ⅱ、Ⅲ卷
下列对这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21·全国甲第14题C项)住在山中的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住便平生。
句意中陈述对象有误(应为诗人不如僧人)
(2020·全国Ⅲ第14题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极知耿介种性别,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句子因果关系理解有误(“勿多取”的原因是想让苦笋成长)
(2021·新高考Ⅰ第15题B项)第三句,表现出朋友之间“”之意。
湓浦曾闻,庐峰见说胜香炉。
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该句没有使用典故,只是说湓浦
“似衣带”)
知识图要
活动一 遵循答题步骤和方法
答好选择题,应遵循以下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细读选项,看清指向
在整体阅读诗歌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看清其指向:有的选项是针对诗歌局部,有的是针对整首诗歌;有的是针对词句理解,有的是针对情感主旨,有的是针对语言、手法等。
第二步:定位诗句,逐一比对
答题时,要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依据选项内容来定位其所对应的诗句,对比原诗句在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主题以及涉及的文化常识等方面的赏读解析是否正确。要做到细心、逐一地比对,同时要学会综合分析、辩证思考。
第三步:聚焦词句,排除陷阱
命题者往往在选项中巧妙地设置若干陷阱,以此来干扰考生。常见的陷阱集中在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以及文化常识等要素上。但是,考生最应关注的是选项中对关键词句、重要句子的理解,看看选项有无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是命题者最常用的干扰手段)。应全力应对词句理解问题,全力排除曲解文意这一陷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