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第2部分 2 李白乐府诗 全国卷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分讲义.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3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第2部分 2 李白乐府诗 全国卷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分讲义.docx
文档介绍:
二 李白乐府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李白成就最高的是乐府诗。诗人自己也认为擅长乐府,晚年还把古乐府之学传授给好友韦冰的儿子。李白现存乐府一百四十九首,多为旧题乐府。这些诗和前人创作已经形成的传统题材、主题、气氛、节奏有紧密联系。如《陌上桑》《杨叛儿》等内容与古辞相同,《白头吟》写卓文君故事,与本事紧密相连。《玉阶怨》明显是模拟谢朓的同题作品。即使像《丁都护歌》似乎与原曲主题无关,但诗中仍有“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说明创作时对原乐曲的悲惨意境有深切的联想。李白乐府诗包括《静夜思》《宫中行乐词》等新题乐府在内,几乎都是写思乡、饮酒、失意等传统题材的,而且在表现这些题材时,总是将个别特定的感受转化为普遍传统的形象表现出来。例如《战城南》,有汉乐府本辞,经过梁、陈的吴均、张正见以及唐初卢照邻的创作,已经形成描写北方战争悲惨形象的特定内容。尽管李白的《战城南》可能是对唐代某一战争的独特感受,也写到一些具体的地名,但很难考证出写的是具体哪一次战争,给人的印象并不是某个特定战役的反映,而是自古以来北方战争的集中概括,与古辞主题相同。又如《将进酒》的主题也与前人之作类似,但李白诗中充满乐观豪迈之情:“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合理的极度夸张使黄河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其文笔纵横驰骋,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扩大题材,改换主题,恰恰相反,他是在继承前人创作总体性格的基础上,沿着原来的方向把这题目写深、写透、写彻底,发挥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境地,从而使后来的人难以为继,再也无法在这一旧题内超越他的水平。
李白的乐府诗多表现出浑成气象,多用比兴手法,不显露表现意图,这在一些代表作杂言乐府中尤为明显。同时,他又把瑰丽奇幻的想象注入这些作品,使乐府旧题获得新的生命。这些特点造成李白许多乐府代表作至今存在很大的认识分歧。妙处还在于这些乐府可以允许有的人认为有寄托,有的人认为没有寄托,所以胡震亨说:“乐府妙在可解可不解之间。”但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些特点后,对李白一些有分歧的代表作也可以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如《蜀道难》的主旨和寓意是历来分歧最大的,前人作品中,阴铿的《蜀道难》已有“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的思想,唐人姚合也认为李白《蜀道难》乃因功业无成而作。由此可以明白李白在诗中再三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极度夸张,正是寄寓着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无门而郁积的强烈苦闷。李白现存的乐府代表作,大都是出蜀以后追求功业时期的作品,尤其是初入长安失意而作的居多。《梁甫吟》原是诸葛亮出山前隐居隆中之作,李白选用此题表明自己亦未出山。作品开头就说:“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可知尚未见过明主。诗中用雷公、玉女、阍者等神话中的形象以喻张垍等小人,写出了自己初入长安被小人阻于君门之外的激愤心情。后期的《北风行》则一开头用极度夸张的形象渲染严酷气氛:“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最后又用“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这样极度夸张的比喻,将思妇失去丈夫后的深切痛苦刻画得入木三分。
由此可见,李白把旧题乐府发展到顶峰,对旧题乐府作了辉煌、伟大的完成和结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用乐府旧题写出超越李白的作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擅长乐府诗,在题材和主题方面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使后人无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