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语文解密25 把握诗歌的情感(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4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语文解密25 把握诗歌的情感(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备战2023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解密
24 诗歌文本阅读(把握诗歌的情感)
A基础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送别
骆宾王
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
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
当歌应破涕,哀命返穷愁。
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①。
【注】①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求陵侯。秦破,为布农,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实写秋天的寥落,点染了离愁别绪,使全诗笼罩在伤感的氛围之中。
B.第三、四句用“伤”字和“惜”字直接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同时感慨年华老去,青春不再。
C.“破涕”表明诗人送别友人,虽然心中充满不舍,满怀悲戚,但仍然告诫自己要保持乐观的态度。
D.诗歌对仗工整,语句平淡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把离别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沉,耐人咀嚼。
4.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C
4.①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的惆怅;②年华逝去、处境困顿的悲慨。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但仍然告诫自己要保持乐观的态度”错误。“当歌应破涕”中,“应”为“应该”之意,结合后句“哀命返穷愁”分析,诗人虽然认为对酒当歌之时应该不再悲伤,但是由于自己处境困顿,怎么也无法摆脱这种愁绪。
故选C。
4.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诗是骆宾王闲居齐鲁后期所作,诗人寄迹他乡,生活艰难,再加上在这萧瑟的秋季与友人分离,怎能不心生伤痛呢?诗人用“伤年发”抒发年华老去的忧伤;“相看惜去留”,别时留恋万分,不忍离别,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哀命返穷愁”中的“穷”,点明处境困顿,结合背景可知诗人抒发了处境困顿的悲慨;“别后能相忆”则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与自己内心的悲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①
骆宾王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②。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出塞第二年。②漂梗:即泛梗,指生活动荡不定。典出《战国策•赵策》。瓜:指瓜时,即瓜熟之时。典出《左传•庄公八年》;后代称任取期满,等待移交之时为瓜时。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应该写于作者离开京城前往边塞登上天山、对京城有所思之时。
B.首联用“忽”写出到达山顶时,见开阔之景而惊异、喜悦、思念,开宗明义,直指题目。
C.第三联写诗人行军途中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长期艰辛行军衣带变得松弛。
D.尾联诗人觉得生活令人伤感,夜闻胡笳之时悲哀之情难抑,泪水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流。
6.典故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可能比原有内涵更丰富,请结合第五联简要分析。
5.C
6.①漂梗指生活动荡不定,诗人借此写出其边塞生活的漂泊不定以及内心的不安。②瓜时指移交职务之时,诗人借此透露出自己渴盼任职期满、赶快踏上归程的急切。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 “长期艰辛行军”不全面,应为“长期艰辛行军和忧虑”。三联“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意为:行军途中常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为叹息、忧虑,我的衣带都变得松弛不少。行军辛苦,忧思边人,以致形容枯槁。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运用典故表达情感的鉴赏能力。
五联“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意为:旅途之中像木偶人一样漂泊不定,遥想离任满交接回归的日子还长着呢。
其中“漂梗”典出《战国策•赵策》,指生活动荡不定。诗人此处用典不仅写出自己因从军西域而过着漂泊不定的军旅生活,而且包含内心的不安,一个“徒”字表达出诗人的无奈。“瓜”指瓜时,即瓜熟之时。典出《左传•庄公八年》;后代称任取期满,等待移交之时为瓜时。“归期”写出诗人对回家的渴望;“未及瓜”颇有等不及瓜熟移交职务之意,此处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任职期满、赶快踏上归程的急切。
此句用典巧妙,让人觉得漂泊之人的凄凉境遇古今都是一样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苦无时机的压抑与无奈,使得诗人陷入了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此诗大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