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 必修1 单篇梳理1 课文2 荆轲刺秦王.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11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 必修1 单篇梳理1 课文2 荆轲刺秦王.docx
文档介绍:
[复****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乃”“涕”“顾”“使”“度”“被”六字、次常用字“比”。2.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 奠基高考
一、基础夯实
(第1段)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第2段)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①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略(  )  ②购(  ) ③诚(  )
④穷困(  ) ⑤私(  ) ⑥更(  )
答案 ①掠夺,夺取 ②重金征求 ③如果,果真 ④困窘,走投无路 ⑤私仇 ⑥改变
2.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侍奉您,难道可以做到吗?(得分点:旦暮、虽)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得分点:微、谒、信、亲)
(第3段)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第4段)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封之。
3.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私(  )   ②遇(  )  ③深(  )
④太息(  )  ⑤顾(  )  ⑥偏袒(  )
⑦驰(  )   ⑧函(  )
答案 ①私下 ②对待 ③刻毒 ④叹息 ⑤只是 ⑥袒露一只臂膀 ⑦驱车,乘车 
⑧用匣子
4.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好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得分点:善、把、揕、见陵、岂)
(第5段)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第6段)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第7段)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第8段)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5.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淬(  )   ②濡(  )   ③立(  )
④忤视(  )  ⑤以(  )   ⑥辞决(  )
答案 ①把烧红了的铁器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②浸湿,沾湿 ③立刻 ④正眼看 ⑤通“已”,已经 ⑥辞别,告别
6.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人!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难以预料的***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得分点:反、竖子、不测、所以、俱,判断句)
(第9段)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第10段)②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第11段)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