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 必修5(2) (含阿房宫赋) 点线整合7.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9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 必修5(2) (含阿房宫赋) 点线整合7.docx
文档介绍:
[复****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除”“病”“克”“殆”“贼”“堪”六字及重点虚词“因”。2.掌握动词活用和状语后置句的特点及规律。
连点成线 基础整合
1.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1)(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到”。A项善行/经历。C项任、充当/应当。D项面对/到。
(2)(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均为“不久”。A项则、就/这、此。B项尽头,极点/非常。C项气息,这里指风/子。
2.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
(1)(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答案 D
解析 D项“狼狈”古今义相同,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A项古义:天气。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B项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①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②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项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2)(  )
A.臣欲奉诏奔驰
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齐楚之精英
答案 B
解析 B项“日益”古今义相同,一天比一天更加。A项古义:奔走效劳。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C项古义:海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D项古义:金玉珠宝等物。今义:(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出类拔萃的人。
3.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1)(  )
A.历职郎署
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答案 D
解析 D项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2)(  )
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答案 A
解析 A项为形容词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4.在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
(1)(  )
A.戍卒叫,函谷举
B.而刘夙婴疾病
C.则告诉不许
D.之二虫又何知
答案 D
解析 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被动句。
(2)(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答案 A
解析 A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5.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锱”和“铢”都是古代货币单位,二者连用形容极其细微。(  )
答案 ×
解析 都是古代重量单位。
(2)“太守”和“刺史”分别是古代“州”和“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答案 ×
解析 分别是“郡”和“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3)阴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则叫“晦”。(  )
答案 √
(4)“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
答案 √
连点成线 微点突破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除
    除     除
    小篆    隶书    楷书
“除”是形声字,小篆从“阜”部[即阝(在左)],余声(韵母相同)。表示台阶。
义项
例句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

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元日》)
⑤修治,修整
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
答案 ①授官 ②清除,除掉,废除 ③殿阶 ④流逝,过去
识记方法 “除”的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
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其东屋之除(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曰:“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2)病
    病     病
    小篆   隶书    楷书
“病”是形声字,小篆从“疒”部,丙声。表示疾病。
义项
例句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病偻,隆然伏行(《种树郭橐驼传》)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