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语文知识清单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知识清单4 新版标点符号用法.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3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语文知识清单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知识清单4 新版标点符号用法.docx
文档介绍:
知识清单四 新版标点符号用法
1.句号
(1)句号的定义和形式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句号的形式是“。”。
(2)句号的基本用法
①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如: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②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如:
a.请您稍等一下。
b.我不由得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③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如:
a.行进中的学生方队
b.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是某区街道一景
2.问号
(1)问号的定义和形式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问号的形式是“?”。
(2)问号的基本用法
①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如:
a.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b.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c.(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②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如:
a.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b.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c.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d.(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e.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③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如:
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④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如:
a.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b.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c.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⑤使用问号应以句子表示疑问语气为依据,而并不根据句子中包含疑问词。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如:
a.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b.谁也不见,什么也不吃,哪儿也不去。
c.我也不知道他究竟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3.叹号
(1)叹号的定义和形式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叹号的形式是“!”。
(2)叹号的基本用法
①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如:
a.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
b.你给我住嘴!
c.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
②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如:
a.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b.咚!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③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如:
a.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b.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
④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如:
a.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b.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4.逗号
(1)逗号的定义和形式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逗号的形式是“,”。
(2)逗号的基本用法
①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逗号。如:
a.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b.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聪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c.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反映现实,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有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②用于下列各种语法位置:
a.较长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