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热点04 文言文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5页10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热点04 文言文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热点04 文言文阅读
(一)断句题
①通读文段,了解大意
断句前应先阅读文言文片段,弄清楚文言文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在通读的时候应该注意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
②巧抓标志,利用谓语
通过第一步,将能断的先断开,化大为小,缩小思考范围,再集中精力通过抓关键点分析难断的句子。具体来说,关键点有两个:一是词语,二是句子。
③断后通读,检查调整。
断完句后,考生应通读一遍全段文字,检查句意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句间衔接是否自然圆合,并注意是否与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相符。
(二)翻译题
(一)关键实词译到位
1.多义词 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
2.疑难实词
对陌生的实词,可以采用多种推断方法。如利用上下文的语境,联系课文中的内容,借助字形,利用对称结构,借助熟悉的成语等。例: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句中“蠹”意为蛀蚀,其意可由并列结构“蠹国害民”中相对应的字“害”来推测,也可联想语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推测。
3.活用实词
判断实词是否活用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语法特征判断,如两个名词连用,其中有一个可能会活用作动词;二是结合语境判断,如人物关系及前后内容。例: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句中“法”一词本为名词,分析句子成分,发现其在句中充当了谓语成分,活用为动词,因此应翻译为“效法”。
4.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金”等,要熟知其古义;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妻子”“其实”等,要拆开来翻译。
(二)必译虚词译到位
1.常见副词 除表敬谦外,有实在意义的,应译出。
2.表语气的虚词
在句子语气方面所表达的语气,应译出。翻译这类虚词要先确定句子的语气,然后再确定这类虚词的翻译,这类虚词有“其”“耳”“乃”“何”“焉”“乎”等。
例:(钱乙)本有赢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改,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一种病)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选自《宋史·钱乙传》)句中“其”表示推测语气,应翻译为“大概”。
3.特殊虚词
特殊虚词有两种情况:一是固定虚词(复音虚词),不能拆开硬译。如“所以”“无乃”“奈何”“有以”“无以”“是以”等。二是兼词,即一个词当成两个词用,译时可按两个词翻译。古汉语中的兼词主要有“焉”(于何/于此)、“诸”(之于/之乎)、“盖”(何不)等。
4.不译虚词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累赘,译文时可删削。如,发语词“夫、盖、且夫”;补字“之”“者(今者,向者)”,定语后置(之、者等)、宾语前置(是、之)的标志,表停顿的语助词(考 也) 表语气或起连接作用的助词(而等)
(三)特殊句式译到位
1.倒装句 2.被动句 3.判断句 4.省略句
具体步骤为:
(1)分析句子成分,理清主谓宾结构;
(2)联系语境,揣摩句意,思考动作行为的发出方和承受方;
(3)补充被省略的内容;
(4)结合上下文验证,检查有无语法及逻辑问题。
特别指出,文言省略最常见的是主语、宾语和介词 例: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根据语境可判断出生病的对象是“王彪之”,可推知“以营医药”这一行为的发出者是“彪之”,因此翻译时应将句子补充完整,准确翻译为“赐钱三十万让他………”。
文言文阅读试题在新高考试卷试题设置5道题,三道选择题,分别是文言断句,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两道主观题,分别是翻译句子(一般都是两句)和针对传主事迹或者性格的提问。第二道选择题一般要结合教材的实词或虚词进行比对,或者是关乎文言文内容理解方面有关的文化常识,比如,“黔首”,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黔字从黑从今。“黑”指“黑色头巾”,这也是一种文化常识。
浙江卷重视基础,前两道选择题就是针对加点实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考查,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翻译是解决着这些试题的根本依据。
一、【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谓公子他曰:“昔者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秦战不利因转与楚不固信盟唯便是从。韩之在我,心腹之疾。吾将伐之,何如?”公子他曰:“王出兵韩,韩必惧,惧则可以不战而深取割。”王曰:“善。”乃起兵,一军临荧阳,一军临太行。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
上党之守冯亭曰:“臣请悉发守以应秦,若不能卒,则死之。”守三十日,阴使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