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重难点16 诗歌比较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9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重难点16 诗歌比较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重难点16 诗歌的比较阅读
题型一 比较诗歌形象(意境)
题型二 比较诗歌语言
题型三 比较诗歌表达技巧
题型四 比较诗歌感情态度
总结:
鉴赏原则: 整体把握,寻同辨异
解题方法:
1.审题关键:“同”“异”“同和异”
2.答题指向:比较点——寻同辨异
3.答案层次:分值、分布
2022年全国甲乙卷,诗歌鉴赏的简答题,考查的都是比较阅读试题。
【设题角度】
从大方面看,一般从“求同”、“求异”或“求同和异”三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
【比较类型】
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天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天津卷)州歌(其六)》汪元量
问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一、【河南省洛阳市一中2023届高三11月调研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唐】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快列梁梠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②,犹胜凡俦侣。
读书
【宋】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
读书本意在元元③
灯前目力虽非昔,
犹课蝇头二万言,
【注】①梠(lǚ):屋檐。②蠹鱼:虫名,这里借指书籍。③元元:黎元。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皮诗首联运用设问,表示他没有其他的家产,值得夸耀的就是能堆到屋顶的书。
B.皮诗颔颈两联叙自己读书的情况和心得,尾联通过比较,强调自己不爱“俦侣”。
C.皮诗中“圣人”“英贤”,指书的作者,或者指书中记录的对象,或二者兼而有之。
D.陆诗三四句通过自叙,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在孤灯下老眼昏花读书的诗人形象。
15.两首诗写的都是读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B    15.①皮日休侧重写读书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开卷之乐,指明读书是与圣贤的精神对话,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圣贤精神,并从中获得给养。
②陆游侧重写读书的目的和态度,表达了他为平民百姓坚持苦学而别无他求的可贵精神。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B.“强调自己不爱‘俦侣’”分析错误。作者此处是强调自己对读书的热爱。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比较阅读知识的掌握能力。
从皮日休《读书》中的颔联“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可知,作者早晨在房内打开书本,就像与古代圣人对面座谈一般,这是作者表达读书开卷之乐。而颈联“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则是说古代那些圣贤虽然和自己不生在同一个时代,因为他们留下了体现他们思想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与古代贤人进行精神对话,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圣贤精神,并从中获得给养的机会。这两联重点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情感体验。
陆游的《读书》与皮日休的《读书》不同,从前两句“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可知,作者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百姓谋利益。而后两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则是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不怕付出辛苦。从中可以看出,陆游的诗是侧重写读书的目的和态度。
二、【广西柳州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高台
王融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
临高台
谢眺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①。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注】①绮翼,这里指窗帘。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