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考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考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诗歌鉴赏专题二轮复****练****一)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白 云 泉①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注]①白云泉在苏州市西二十里,号称“吴中第一水”。自白居易题以绝句,白云泉遂名显于世。白居易贬官江州后,济世抱负渐减,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思想日增,反映了其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⑴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⑵本诗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请结合诗句加以解说。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读长恨辞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的感慨,《长恨歌》是何人的作品?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
   (2)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1)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
(2)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①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春  光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③。
注:①《春思》写也于作者被贬时。②历乱:花枝烂漫的样子。
      ③洛城: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
  (1)两首诗中描写的春景相同吗?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两首诗都是抒情的佳作,任选其中一首,结合作品的三四两句赏析其巧妙的构思。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从内容和结构两角度简析“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  平  乐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
8.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宿云梦馆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奋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一、二两句诗做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题柱二首并序(其一)陈师道
永安驿廊东柱有女子题诗云:“无人解妾心,日夜长如醉。妾不是琼奴。意与琼奴类。”读而哀之,作二绝句。
桃李摧残风雨春,天孙河鼓隔天津。主恩不与姸华尽,何限人间失意人!
(1)诗的首句用的是什么样的表现技巧?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结句“何限人间失意人”,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10.阅读下面这首七律,回答问题。
春日郊行袁枚
二月郊行最有情,青山带雨画清明。杂花香自空中至,野草根从旧处生。
小鸟啼咽催布谷,老牛牵犊学春耕。劳劳官走江城北,争怪长条日送迎。
⑴诗歌首句说“二月郊行最有情”,结合全诗,试分析有哪些事物让诗人感到有情。
⑵比较“野草根从旧处生”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揭示的不同哲理。
诗歌鉴赏专题二轮复****练****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僧赴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