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综合指导.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2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综合指导.docx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鉴赏综合指导
一、掌握诗歌类别:
题材分类:
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借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田园诗、山水诗、政治诗
(1)景情角度: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2)物情关系: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3)事情关系:借古讽(伤)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即事抒怀、
二、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抒情、记叙、议论、描写
直抒胸臆、接抒情、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手法
景物描写手法
(1)描写顺序:远近、高低、时间空间变化
(2)色彩运用:明暗对比,绘形绘色
(3)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 合、正侧结合
(4)衬托 渲染
(5)白描、工笔(细节)
(6)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
(7)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2.表现手法
象征、想象、联想、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对写
3.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谐音)、反问、反复、顶真、反语、通感、排比、叠字(词)
4.结构技巧
先景后情、先事后怀、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景结情、伏笔铺垫、以小见大、对比 、重章叠句
三、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2.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3.第三种模式:鉴赏诗歌的形象
4.第四种模式:分析技巧性
5.第五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6. 第六种模式:一字领全诗型
(一)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意境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诗歌中,意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描绘的艺术图景。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思路解析:所谓意境,是由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象)构建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