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姜夔(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0页9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姜夔(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姜夔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仙姥来时
姜夔〔宋代〕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注释】仙姥:神仙妇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中“旌旗共、乱云俱下”一句较为精彩:一面是乱云翻滚,一面是旌旗乱舞,景象壮丽,颇似王勃《滕王阁赋》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B.词的下片叙写敌人进犯淮右,阻隔江南,国家面临危机,好在仙姥挺身而出,派出六丁神将携雷电扼守东关,保卫国泰民安,彰显了领袖风范。
C.结尾突换笔调,点出真正能够以“一篙春水”迫使敌人不敢南犯的却是“小红楼、帘影间”的仙姥,讽刺了那些苟且偷安而又善于邀功请赏的奸臣。
D.《满江红》这个词牌,原调用仄韵,仄韵《满江红》多押入声字,声情激越豪壮;然而此词改为平韵,声情顿变,读之只觉从容和缓,婉约清空。
2.词的上片对仙姥本身虽未着一墨,但其形象却跃然纸上,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次朴翁①游兰亭韵
姜夔
亚字桥亭面面风,六人同坐树阴中。
松交归路如留客,石碍流杯故恼公。
山色最怜秦望②绿,野花只作晋时红。
夕阳啼鸟人将散,俯仰兴怀自昔同。
【注】①朴翁:即葛天民,字朴翁。与作者姜夔交往甚密,颇多唱和之作。②秦望:山名,在绍兴东南四十里,秦始皇曾登此山望东海,故名。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地点、人物、环境,勾画了一幅雅士游聚图,将物与人、情与景融为一体。
B.颔联运用拟人与夸张手法,展现了松树的热情好客和水中石头的有意捉弄的情态。
C.通览全诗,语言简练流畅,含蓄隽永,清新淡雅,感情纯真自然,描绘了兰亭景色。
D.这是一首唱和之作,有限的语言中,几乎包含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全部内容。
4.姜夔这首诗多处可见《兰亭集序》的影响,试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了王羲之笔下的“游目骋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此词为姜夔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家中过年的途中所作。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的家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上重云密布,大雁都心情紧张,不敢啼叫,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词人乘坐雕画着美丽图案的船经过石塘西,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了。
C.渐生的新绿和船头的恶浪,两处景象对比,意在表现生命力的顽强。
D.这首词虚实结合,词人想到了“灯火”,借“灯火”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6.本词情随景变,上阕和下阕写了词人归家时的不同心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
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指如今十里扬州街道,在春风的吹动下,到处长着青色荠麦,即全然破败之象。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说扬州城在金兵南侵时变得面目全非,就算擅游杜牧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牧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词人的感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
8.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黍离》之悲”是什么意思?试举例分析本词如何表现这种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①
姜夔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倾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一依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诅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②。又怎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