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6).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6).docx
文档介绍: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①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怎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B.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表意不同。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天末怀李白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③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被流放夜郎,流放途中经过汨罗江。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与李白相隔千里但不知道其确切消息,首联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
B.《汉书·苏武传》中出现雁足传信的说法,此后“鸿雁”常常借指书信。
C.风波险阻,秋水寒凉,诗人借此传达了对于李白流放前途的关切和担忧。
D.第三联以“憎”“喜”对比,传达了杜甫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和感慨。
4.杜甫为什么要在怀念李白的诗歌中联想到“投诗赠汨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赠李白①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①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丹砂: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曾入罗浮山炼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
B.首句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诗人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
C.“愧”字照应了“未就”,这是指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
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
D.此诗饱含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
6.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李白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