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18(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3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18(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2023届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第18练)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留白”艺术使中国画体现出含蓄内敛的审美特征。当代画家李可染曾说:“空白,含蓄,是中国艺术一门很大的学问。”潘天寿认为:“中国画要求有藏有露,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必须留下发人想象的余地,一览无余不是好画。”追溯中国画的发展史,从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中,乃至传统哲学思想都可以得到明确的印证。郭熙指出:“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就是说以无示有,以断示连,而“留白”就是以空白表示无限,形成隐约含蓄的绘画表达。齐白石画虾,追求神似,不见水波,却有水中游弋的感觉。南宋马远因只画一个角落而被称“马一角”,画面没有填色的空白处,可以是天空、水流、远山等,任由想象,如《寒江独钓图》,只是一叶小舟,一个垂钓渔翁,却让人有烟波浩渺之感,就是空白之处,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以空白含蓄表达隐藏的内容、内心的情绪,也与中国画整体趋于写意、趋于精神层面的表达相一致。和西方绘画原则和审美精神不同的,中国画更趋于对精神气质的表达,要求符合内在精神,是倾向于“善”的原则,而西方绘画倾向于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追求与表达,更趋于求“真”。中国画论中“似”和“真”的观念,然而其中的“真”,在很多论述中,仍然不是西方的“真”,即与事物客观存在的状态或者规律相一致的意思。五代画家荆浩曾说:“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真”即完整表现对象的风度气质。中国画在审美上超越了对事物外形相似的要求,而是追求深层的神韵,“留白”恰是因此应运而生的。西方油画中,表现黑夜就要用颜料涂抹出黑色来,而中国画对黑夜的表现可能就是画一轮明月,明月的周围全是空白,这是含蓄的表达,是中国式的通过心理感受获得的效果。
“留白”的含蓄表达,一是留下对未以笔墨呈现的景物的想象空间,一是对绘画作品感受上留下很大的余地。南宋马远《踏歌行图》将峻峭的山峰至于画面一角,以实笔绘树木山石,以虚笔勾画云雾山峦,留出大片的空白,其间的景物状貌大可自由想象。从对绘画的情境意绪的表达上,既有对画面空白处景物的想象还原,更有对画作及作者精神层面的感触。八大山人的荷花、小鸟、鱼等,传达的苍凉寂苦,郑板桥竹、石、兰花等,表现的桀骜独立的文人情怀,都是观赏者对空白处既进行了实际景状的想象还原、补充,同时,感受了绘画作品乃至创作者的情绪。
中国哲学的中庸之道,以及为人处事的留有余地,都表明含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在艺术领域,又是一种典型的审美心理。中国画的“留白”实际是这一审美特征的显现。
(摘编自闫莉《中国画留白艺术的美学解读》)
材料二:
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古典油画不同,其对于画面中空白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画家的认识中,画面里的留白,要让人产生对空间的联想,那里面有云烟、有雾气、有山峦、有溪水,甚至有牧童哼着乡间小调牧牛的场景。然而,这些丰富的虚景又通通被缥缈的水雾笼罩在了“空白”之中,让人浮想联翩。这便是中国画留白“意到笔不到”的魅力。正如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言:“中国画最重空白处。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
留白还有一个非常优雅的别名——“余玉”,以布白突显灵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