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十 古代诗歌鉴赏质检卷(B).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十 古代诗歌鉴赏质检卷(B).docx
文档介绍:
2023届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专题十 古代诗歌鉴赏质检卷(B)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出塞作①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③。
【注】①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②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③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指崔希逸。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表现紧张局势,与高适“单于猎火照狼山”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B. 颔联以“空”字反讽,吐蕃的猎手们驱马驰骋、平原射猎,虽勇猛强悍、粗豪雄放,但在我军面前不堪一击。
C.尾联中的“汉家”借指唐朝,意指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
D.诗歌运用衬托,用敌人勇悍和嚣张气焰反衬大唐守边将士们不畏强敌、勇于战斗、敢于战斗的精神,意味无穷。
2.颈联“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对仗精工,表意精微,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①
欧阳修②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维扬,即扬州。②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冈中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欧阳修为他的朋友刘原甫(名敞)饯行,在告别宴会上,作了这首《朝中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山阑槛倚晴空”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山色有无中”借用王维诗句,写登平山堂远望江南,可欣赏到美妙的远近山色,自然贴切。
B.杨柳本寄寓离愁别恨,“手种”“别来”二词,看似寻常,实则深化了感情的表达,凄婉感伤,深情萦怀。
C.“挥毫万字,一饮千钟”两句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
D.上片追忆昔日生活,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劝己,从被送者写到送者,一气呵成,抒写人生感慨。
2.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晨出郡舍林下① 张九龄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②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注】①唐代名相张九龄于开元二十四年被罢相,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崔颂时任荆州郡司马。②筱:小竹,细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步于北林,眼前一片萧瑟之景,诗人敞开衣襟,只为排遣苦闷心情。
B.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弯弯的月亮悬于树林上方,在清晨之时仍未隐去。
C.第五句中的“片云”既指遥远的孤云,又是诗人自我心迹的含蓄表达。
D.此诗体现了张九龄诗歌的风格:清淡自然,寄慨遥深,语言素练质朴。
2.崔颂曾作《和张荆州九龄晨出郡舍林下》与张九龄唱和,其中“坐啸应无欲,宁辜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