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十 考点19 形象(2).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2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十 考点19 形象(2).docx
文档介绍:
2023届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专题十 考点19 形象(2)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探春
吕本中
谩遣儿童扫雪开,却穿篱落看春回。
溪山冷落泥三尺,故旧飘零酒一杯。
止买芒鞋供踏雪,更携藜杖与寻梅。
玉川纵老生涯在[注],时有邻僧送米来。
[注]玉川:唐代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少有才名,未满20岁便隐居嵩山少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让儿童打扫积雪,又穿过篱墙去寻春的踪迹,表现了诗人对春的热爱和向往。
B.路途上冷落泥泞的景象,眼下故旧飘零的孤独境况,强化了诗人寻春的艰难。
C.玉川子年老,生计只能靠邻僧时常接济,诗人借此典故暗示了自己处境凄凉。
D.诗人从探春之前的准备写到路上的情景和心情,再联想到玉川子,脉络分明。
2.诗歌的颈联与苏轼词“竹杖芒鞋轻胜马”在情感表现上有何异同?请简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①
范成大
眼看白露点苍苔,岁月飞流首屡回。
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
闻鸡午夜犹能舞,射雉西郊不用媒②。
自笑支离聊复尔,丹心元未十分灰。
注:①淳熙三年(1176年),范成大在成都四川制置使任上作此诗,其时诗人51岁。按阅,检阅士兵。②媒,猎雉时以家雉诱出野雉,称雉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前一句点明时令,寓情于景;后一句暗写老境,为下联作铺垫。
B.颔联“若飞来”与“随忘却”对举,构成语意的转折和情感的波澜。
C.颈联“闻鸡”“射雉”用典贴切妥当,对仗严谨工稳,音韵流转自然。
D.尾联前一句感叹国土虽破碎,但还有恢复的希望,后一句点明原因。
2.陆游称赞范成大“风采震羌胡”,你从这首诗中读出范成大怎样的风采?请简要概述。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野老①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②。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野老》写于760年,这时杜甫避乱来入蜀,在成都西郊草堂定居。②琴台,汉司马相如弹琴的地方,在成都浣花溪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老即村野老人,此为诗人自称,也为自嘲,有怀才不遇、沦落漂泊之意。
B诗人心中深念家乡,可惜自己年老体衰,无法翻越险峻的剑阁,徒生悲叹。
C.诗人对“片云”发问,为什么要停留在琴台呢?物我合一,寄意含蓄蕴藉。
D.本诗以景作结,萧瑟的秋风袭来,寒意侵人,城头的号角入耳,凄切悲凉。
2.古人评价此诗:“前摹晩景,真是诗中有画;后说旅情,几千泪痕湿纸矣。”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①
韦应物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③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①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②韦应物: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中唐著名诗人,本诗是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时的作品。③世事茫茫:当时长安尚为叛军朱泚(cǐ)盘踞,皇帝逃难到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
1.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