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十 考点21 表达技巧(3).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2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十 考点21 表达技巧(3).docx
文档介绍:
2023届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专题十 考点21 表达技巧(3)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醉留东野①
韩愈
昔年因读李杜诗,长恨二人不相从②。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③?
东野不得官④,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⑤。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⑥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注】①东野: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此诗约作于贞元十四年,时韩愈在汴州刺史董晋幕中做观察推官,孟郊客游汴州,将南行,诗人赋此诗留别。②不相从:这里指李白、杜甫两人不常在一起。③蹑二子踪:指像他们那样别多聚少。④不得官:时孟郊正待朝廷任命新职。⑤駏jù蛩: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常背负一种叫“蟨”jué的动物行走,蟨则为它取甘草吃,它们互相帮助为生。⑥寸筳(tíng):小竹枝,这里也是诗人自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由李白、杜甫终生难在一起表述自己和孟东野重蹈李、杜二人遭遇的遗憾。
B.诗人说自己有点“滑头”,能够周旋于***,以此来衬托孟郊的傲骨铮铮。
C.诗人说自己非常崇拜孟郊,表示愿做駏蛩,愿化白云,从而能够帮助孟郊。
D.这首杂言诗典雅清丽,朗朗上口,突出表现了诗人与孟郊的深厚友谊。
2.本诗是怎样表达作者和孟郊之间的情谊的?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独孤判官赴岭①
刘长卿
伏波初树羽②,待尔静川鳞③。
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
苍梧④云里夕,青草嶂中春。
遥想文身⑤国,迎舟拜使臣。
[注]①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②伏波:汉代名将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岭南。树羽:鼓架之上置彩羽为饰,是推行文教的象征。③静川鳞:使水族安息,比喻施行政务。川鳞,水中的鱼,喻边民。④苍梧,古地名,古属百濮分支,后并入楚地设苍梧郡。⑤文身:在人体上刺花纹。古时南方有断发文身的****俗,后用以指偏远地区的百姓。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交代了主要事件,“送”字是统领全篇的诗眼。
B.诗人巧用伏波的典故,含蓄说明友人“静川鳞”是伏波“树羽”的接力。
C.诗人每逢在“岭海”看到飞鸟,就会想起远在天边的友人,倍感孤独。
D.诗人运用镜头组接的艺术手法,描绘了送友人赴岭的情景,画面生动。
2.这首诗联想丰富,想象精妙,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思亲汝州作
黄庭坚
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
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车上吐茵①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
【注释】①吐茵:汉代丙吉不因驭吏醉呕车上而斥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岁晚天寒凉意透衣,“侵”字既实写天气,也暗示了“游子”凄凉的心境。
B.颈联用典,言己虽有小过,但未必因此被逐,用“三人成虎”之故事,是担心家人受流言影响而担忧。
C.尾联写作者不关心官位升降,只在意家信总迟到,不能及时解除家人对自己的担忧。
D.诗歌用典恰到好处,使全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感情真挚。
2.颔联常常被人称颂,请结合全诗赏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