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九 考点16 概括内容和观点(2)(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九 考点16 概括内容和观点(2)(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九 考点16 概括内容和观点(2)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繻①。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终军传》)
注:①繻:一种帛制的通行证。②传:符信、凭证。③制:帝王的命令。④横草:使草倒下。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B.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C.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D.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关吏,指管理关市或守关口的官吏,也可指海关的官吏。这里的"关"指函谷关,关吏也就是把守函谷关的官吏。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D.南越,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它奠定了今日岭南的基本范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
B.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C.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D.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但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2)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5.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之语,终军有着满腔的报国心愿,请概括文本中体现这种心愿的事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催、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宝,两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祀,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并录前功封东武亭侯。
   初,太祖下令,使平议死刑可宫割者。繇以为“古之肉刑,更历圣人,宜复施行,以代死刑。”议者以为非悦民之道,遂寝。及文帝临飨群臣,诏谓“大理欲复肉刑,此诚圣王之法。公卿当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