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 考点22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1)(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2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 考点22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1)(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十 考点22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1)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
李商隐
人高诗苦滞夷门①,万里梁王有旧园②。
烟幌③自应怜白纻④,月楼谁伴咏黄昏。
露桃涂颊依苔井,风柳夸腰住水村。
苏小小⑤坟今在否?紫兰香径与招魂。
(注释)①夷门:此处指代汴上。②旧园:指以爱才著称的梁孝王在苏州的园苑。③烟幌:薄如云烟的窗帘,此处借指苏州的酒楼。④白纻:指吴地一带的歌舞。⑤苏小小:南齐时钱塘才女,处境艰难。杭州西湖有苏小小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展现了李郢虽有高风亮节和才华,却失意沉沦只能唱着凄苦的歌调的形象。
B.颔联以对比手法写李郢去苏州后会有新的生活,而自己失去知音后将无比惆怅。
C.颈联以乐景写哀情,以含露的桃花和婀娜的柳枝等美好的意象凸显离别的悲伤。
D.美人沦落和才士不遇,遭际相同,因此作者希望李郢前去凭吊,含蓄收束全诗。
2.在李商隐看来,李郢可以如何排解自己汴上困居不遇而失意南归的悲伤情绪?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淮阴阻风寄呈楚州韦中丞①
许浑
垂钓京江欲白头,江鱼堪钓却西游。
刘伶台下稻花晚,韩信祠前枫叶秋。
淮月未明先倚槛,海云初起更维舟。
河桥有酒无人醉,独上高城望庾楼②。
注:①作者是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写此诗时正值中年,在赶往长安的途中。淮阴与楚州其间为淮河山阳湾,每遇汛期或大风,有覆舟之险。②庾楼:一名庾公楼,相传为东晋名臣名士庾亮镇守江州(今江西九江)所建,地位显、功业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钓”“江”均出现两次,却不让人觉得重复多余,读来音律和谐,流转明快。
B.颔联写诗人在淮阴亲眼所见极具地域特征的晚秋景物,其营造的氛围跟诗人此时内心情感相契合。
C.颈联未见“风”字,却紧扣题中“风”字展开,写出想走又走不得的心境;尾联则形象写出了滞留感受。
D.这首诗充满诸多矛盾,如诗人在情绪低落时,仍登上高楼眺望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①。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②,从此更南征③。
注:①谢宣城:谢朓,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谢朓传》中记载: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②引自《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③引自《离骚》:“济沅湘兮南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写登岳阳楼见湖阔云涌、楼高晚晴、丛梅并发、春草萌生,可谓阴晴迭换,丰富多彩,但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比,少了宏阔的意境。
B.诗人漂泊流落,在岳阳有人能够盛情礼待于他,因此作者通过“楼孤属晚晴”中的“晚晴”表达了不再感觉那么孤独,甚至心头还有些许暖意的慨叹。
C.“诗接”一句写登楼唱和的情形,诗人将裴使君比作南朝诗人谢宣城,既表现了作者对裴使君的赞誉之情,也由此可知裴使君具有文人的风采雅兴。
D.本诗为五言律诗,用韵工整。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关联,用典和想象的手法运用为
诗歌增色不少。全诗情感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