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第2部分 古诗词鉴赏 群诗通练2 华清宫冷——华清宫组诗 全国卷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分讲义.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5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第2部分 古诗词鉴赏 群诗通练2 华清宫冷——华清宫组诗 全国卷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分讲义.docx
文档介绍:
主题导语 华清宫是唐朝修建的行宫,其与唐玄宗、杨贵妃关系密切。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且这些内心情感丰富的诗人,让所到之处都成了笔下永恒的星辰。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林宽①
殿角钟残立宿鸦,朝元归驾望无涯。
香泉空浸宫前草,未到春时争发花。
华清宫
罗隐②
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③时节好笙歌。
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
注 ①林宽:中晚唐诗人。②罗隐:唐末五代诗人。③开元:盛唐时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诗第一句中的“残”字,表示檐角的钟已经残毁,宫殿业已荒圮。
B.林诗第三句中的“空”字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用法相同。
C.罗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宫殿层层叠叠,从一开始就听到美妙的笙歌。
D.罗诗第四句中的“争”字与“未到春时争发花”中的“争”字意义相同。
答案 C
解析 作者没有听到笙歌,只是想象。
2.两首诗都由华清宫引发了对唐玄宗、杨贵妃旧事的感慨,但各有所侧重。请分别写出其侧重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首诗,诗人借眼前华清宫衰败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昔日盛景的追怀和哀悼之情;第二首诗,诗人借华清宫的话题,引出唐玄宗、杨贵妃一事,以讽刺唐玄宗过分宠爱杨贵妃,以致不能成为明君。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唐]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唐]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了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条件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的反差。
D.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答案 B
解析 “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条件的赞美之情”错。从诗中来看,“绿树”代表了宫中大自然造物者与宫外的不同,“碧帘”则反映出宫中主人生活的奢靡。“无人知道外边寒”,写出了华清宫主人纵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所以诗歌所表达的并非“赞美之情”,而是对统治者腐朽生活的愤恨之情。
4.两首《华清宫》诗,虽题材相同,但手法、主题各异,请具体分析两首诗各自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吴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写华清宫,将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揭露了统治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