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语文解密20 整体读懂诗歌(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3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语文解密20 整体读懂诗歌(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备战2023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解密
20 诗歌文本阅读(整体)
A基础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题甘露寺北轩
杜牧
曾上蓬莱宫里行,北轩栏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縹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最留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甘露寺北轩的喜爱之情,为下文的感情抒发作了铺垫。
B.颔联运用桓伊弄笛、子晋吹笙的典故,以古人自比,表现了自己清高孤傲的品格和悠然自适的心境。
C.“天接海门”一句写出在甘露寺北轩上所见之景,远望海门,水天相接,营造出阔大意境,产生苍茫之感。
D.烟雾笼罩下的隋朝宫苑传出暮钟声,乐景衬哀情,使全诗笼罩在凄清的氛围中,饱含世事变迁的慨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15、简要分析尾联的意蕴。(6分)
【答案】①荷衣,指高人、隐士之服,代指隐士、高人。运用“荷衣”这一典故,表明诗人渴望出仕,避世隐居的高洁之志。②“不向山僧道姓名”表明诗人将隐居甘露寺,与自己过去的一切和世俗彻底隔绝的心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的意蕴 ,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此题考查了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答题模式: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有表达技巧的一定要回答出来;抒发了什么情感,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理想怀抱。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9分)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 ,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③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迢递:形容山峰高远的样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颔联运用拟人手法,以“如有意”和“相与还”赋予流水和暮禽人的情态,仿佛它们对诗人有深长的情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表面写物,实则写人。
B.颈联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
C.尾联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后句“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
D.整首诗作者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却又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答案】B
【解析】该题为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情感分析、诗歌形象的把握。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从这几方面进行总结。
15、这首诗写得极有层次,随着归山途中景物的转换,作者的心情也有所变化。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答案】①首联颔联中,去闲闲如有意相与还,体现了作者安详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情。②颈联中,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萧瑟、荒凉的秋景图,烘托出作者越接近隐居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③尾联中,归来且闭关,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世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主旨,这时感情又趋向闲淡平和。
【解析】该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完成这类题型,需要看题目,知作者、懂关键词、把握意象、理解注释,读懂表层含义,读懂深层情感。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做练****培养语感,熟能生巧。
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松汀驿①
张祜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驿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②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苍茫的烟波之中。
B.诗歌颔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驿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