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二) 单篇梳理12 课文6 石钟山记.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67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二) 单篇梳理12 课文6 石钟山记.docx
文档介绍:
[复****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是”“适”“识”三字及次常用字“始”。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 奠基高考
一、基础夯实
(第1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虽(  )  ②访(  ) ③函胡(  )
④清越(  ) ⑤桴(  ) ⑥腾(  )
⑦余韵(  ) ⑧徐歇(  )
答案 ①即使 ②寻求,探寻 ③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 ④清脆悠扬 ⑤鼓槌 ⑥传播 ⑦余音 ⑧慢慢消失
2.理解性默写
①《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深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钟山记》中,表现山石敲击后余音悠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钟山记》中,写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②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3.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得分点:是、名,定语后置句)
(第2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4.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赴(  ) ②因(  )  ③固(  ) ④方(  ) ⑤心动(  ) ⑥罅(  )
答案 ①赴任,就职 ②于是 ③本来 ④正 ⑤内心惊恐 ⑥裂缝
5.理解性默写
①《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游石钟山,到了绝壁下,他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写得有声有色,夜色中的声音更能引人注意,其中写宿巢的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