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17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艺术(题组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1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17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艺术(题组训练)(解析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docx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17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艺术 解析版
✬题组训练
A组
(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小题。
使东川·南秦雪[注]
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注】此诗是元稹被贬到四川通州之时,途径骆口驿所作。
1.有人评价元稹的这首诗“辞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①“辞浅”是指整首诗浅显易懂,“临寒食”“未有春”“才见”“已惊”“飞鸟不飞猿不动”等,都是口语入诗,简单、朴实。②“意哀”是指全诗表达了路途凶险以及自己被贬到蜀的孤独、哀愁和对前途未知的忐忑之情。③“扣人心扉”是指诗人赴蜀途中恶劣的环境牵动读者,被贬的孤单寂寞让人生发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艺术的能力,题型是鉴赏语言风格。根据题目中的“辞浅意哀”可知,本题的答题内容主要在赏析用字用词的语言风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两方面。
“扣人心扉”的理解要结合注释“元稹被贬”和诗中所写“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赴蜀途中环境的恶劣,来体味诗人的孤独寂寞,从而引发读者的同情,产生情感共鸣。本诗语言平实浅显的风格,可从诗句中“春深未有春”“见”“云似盖”“雪如尘”“飞鸟”“不动”等我们常见的字词和通顺的语法关系中看出。诗中唯一的生僻字可能是“骢”,但根据我们以往所学及该字的偏旁,也能很快判断出这是马的意思。
对诗歌“意哀”的分析,我们应当从其中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中去进行,如“寒尽”“未有春”“飞鸟不飞猿不动”等意象和字词,均能体现作者悲凉的心境。
此外,根据诗歌注释中对元稹被贬到四川这一写作背景的分析,我们更能体察诗人的“意哀”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2小题。
凉 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①兼春②远,南陵③寓使④迟。
天涯占梦⑤数,疑误有新知。
【注】①北斗:诗中借指皇帝居处,即长安。②兼春:兼年,两年。③南陵:唐时属池州,今安徽南陵县。④寓使:送信的使者。⑤占梦:占卜梦境。
2.前人说尾联中“数”“疑”两字用得贴切、奇妙。请简要赏析。
【答案】“数”,多次;“疑”,怀疑。诗人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故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于是猜疑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艺术的能力,题型是鉴“炼字”。这两个词语都和人物形象有关,所以可以从对人物形象作用方面考虑,作者借多次占卜梦境吉凶,写出了诗人归不得和无出路的无奈,借猜疑对方的行为写出了内心的彷徨。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①。
[注]①共传:互相举杯。
3.诗歌的颈联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方法,以“孤灯”“寒雨”“湿竹”和“浮烟”营造出凄凉的意境,渲染了话别时的伤感气氛,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凉。②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相间,避实就虚。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故诗人以“孤灯”“寒雨”“湿竹”和“浮烟”等凄凉的实景来渲染彼此离别时的无限伤感、凄凉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艺术的能力,题型是“炼句”。本诗可以从手法角度鉴赏,可先对景物描写的颈联,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在内容上进行解释,然后思考景物描写的角度为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再答出所衬托的诗人心情,注意景物描写所渲染的气氛与诗人的心情是同样的基调。

(四)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1题。  
题红叶 唐 · 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 ·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韩诗委婉含蓄,元诗平白如话,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
参考答案:
【答案】①韩诗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②元诗:反衬或乐景写哀或相互映衬或托物言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艺术的能力及表达技巧。本题题干给出具体的语言风格,要求考生分析这些语言风格是用什么手法体现的。考生要明确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