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17 文言文阅读主观评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10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17 文言文阅读主观评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docx
文档介绍:
考点17 文言文阅读主观评价
高考文言文阅读主观表达题并不是新近出现的题型,在江苏地区高考中更为常见,此外,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试卷中也出现过这种主观简单题,山东、海南等地2020年新高考模考中,文言文阅读试题也出现了一道主观问答题,算是在题型上对这些地区试卷的一种借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高考这个题型果然颇受重视。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答,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一般都可以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角度一 概括内容要点
对于史传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点阐发。 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一、熟悉常见题型
(1)为了……,某某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分点概括。
(2)在……段中,作者认为……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解说。
(3)简要概括……的原因。
(4)请结合文本概括……人物的品质特点。
二、解题思路点拨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
(2)仔细审题,寻找答题区间;
(3)筛选信息,组织语言作答;
三、注意作答提示
(1)看所赋分值作答。学会从分值入手确定答题的层次性,要点的数量等。
(2)按一定思路作答。做内容概括题时,一定要分点概括文中会出现并列的部分,既要学会用原文也要学会从抽象中概括大意。
(3)按题意要求,组织不同句式作答。
[典题印证1] (2019·江苏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川汤先生传
……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居久之,转遂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住,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至掩卷而诵,不讹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汤显祖读书为文的情况主要在第三、四段。
第三段“掷书万卷……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说明汤公读书的目的不为功名,乐此不疲。第四段“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至掩卷而诵,不讹只字”,说明汤公读书面广,又有专攻。“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说明他读书的效果。“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说明他不但创作戏剧的水平超过元代作家,还与侍从一起演唱,创演合一。
根据以上“读书为文”的信息,用精练的语言分条概括出即可。
【答案】 读书不为功名,乐此不疲;于书无所不读,尤精《文选》;诗文无所不能,直追汉唐;戏曲创演结合,超过元人。
【参考译文】
……
汤公因为喜爱南京的山水,求得南京太常博士的职务。到了就闭门不出,绝不靠半点名气达到升官的目的。备书万卷,像书虫一样酷爱读书。经常到了半夜,读书声还琅琅不停。家人笑话他:“老博士还用得着读书吗?
”他说:“我读我的书,不问是不是博士。”不久以太常博士的身份转任南京祠部郎。部里虽然没有什么事,但是汤公任职认真谨慎,他认为北京南京两个政府任用亲信而堵塞了进谏的渠道,就上书直言这件事,被贬谪为广东徐闻县尉。过了很长时间,转任遂昌县令。又因为矿税的事情有很多谬误,和计吏一起到京的那天,就向吏部请求辞职。虽然主爵挽留他,典选挽留他,御史大夫挽留他,但是汤公一腔浩然正气坚持离开,朝廷的官职最终也不能留下他。
汤公住在家里,自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官员的仪仗往往充满巷子,但汤公经常不迎接。即使有时事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