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19 诗歌鉴赏之概括评价诗歌内容情感-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0页1.3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19 诗歌鉴赏之概括评价诗歌内容情感-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考点19 诗歌鉴赏之概括评价诗歌内容情感
概括诗歌内容情感是诗歌必考的内容,选择题 和主观题均考核,主要包括概括诗歌的内容、情感,分析评价诗人的观点等。指向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学科素养的考查。
考向一
概括诗歌内容
【典例引领】
(2022·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A
2.(1)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2)“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3)要懂得长幼之序,懂得天理人伦等做人的道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错。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执著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不是说词人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词的末三句“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想,是此词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
首先,作者由“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感悟到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是说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词中的“南山”,大约指的是春光优美之处。这里可以象征为幸福、美好。“苦”字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可以看做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是作者所肯定的。
其次,作者由人们在人日这一天的祈求丰收、追求幸福的实践活动,提醒人们,“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村村”三句,以及下片“翁前”两句,写的是农村“人日”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是作者“觅”春所见。“祈麦祈蚕”,就是祈求农事丰收,点出“村村箫鼓家家笛”这项活动的目的。他们要用这尽情的箫鼓和笛声表达他们心中的祈求。“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组活动,由商、贾、农三种行当的人物组成,而作者用“行”、“坐”、“耕织”三个词,点明了三种行当人物的特征,语言简练。在古代,商人们分为行商和坐商两种。“耕织”则为“农”的本业。当然,这里不一定实写“人日”所见,而是作者由人们的祈求而联想到的各种自食其力的人所从事的争取丰收、幸福的实践活动。
第三,作者由“翁前子后孙扶掖”,告诉我们要懂得长幼之序。“翁前子后孙扶掖”正是“来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孙孙。从“翁”、“子”、“孙”的排列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魏了翁对长幼之序极为重视。
【方法技巧】
1.读懂诗歌句意,能像翻译文言句子那样翻译出诗歌句子的大意,才能正确解答试题。考生在解题时,常常误解诗歌句子的意思,注意从以下方面切入。
(1)填充内容:补出诗歌语句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2)调整语序:按照文字表面意思无法翻译通顺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词语的顺序。
(3)重视整体:翻译时不要拘泥于词语的细节,要联系前后句子,将诗歌语句的意思完整地翻译出来。
2.审好题干内容,注意题干中的隐含要求。
3.根据内容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分类整合得出答案。
【通关训练】
(2022·江苏淮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金堤驿
王建
虫声四野合,月色满城白。
家家闭户眠,行人发孤驿。
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绤。
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
人睡落堑辙,马惊入芦荻。
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
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
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绤。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通过对比,以时序变化表达征人赴边的遥远。
B.“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通过征人不停询问和摇马鞭的细节来表现他希望赴边杀敌的急切渴望。
C.“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表达了从军的痛苦和对与家人团聚的渴望。
D.诗歌主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